[发明专利]mir-29a基因在检测肝癌及肝纤维化中的应用及所述基因条件敲入小鼠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9840.9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加权;宋启琴;陶然;范翔雪;孔红言;何济南;向丹丹;余海静;陈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83;C12N15/85;C12N15/90;C12N15/66;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5 | 代理人: | 黄绿雯 |
地址: | 43003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ir 29 基因 检测 肝癌 纤维化 中的 应用 条件 小鼠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mir‑29a基因在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上的应用,以及mir‑29a基因在检测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mir‑29a基因条件敲入小鼠在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和/或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上的应用。本发明证实mir‑29a在肝癌、癌旁以及肝癌细胞系中表达明显降低,这提示mir‑29a低水平表达可能与肝癌细胞的发生、发展相关。此外,miR‑29a条件性敲入小鼠可作为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和慢性血吸虫感染或晚期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为后续进一步研究肝细胞癌和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纤维化药物提供依据和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方面属于基因的功能与应用领域,特别涉及mir-29a基因在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中应用;还涉及mir-29a基因条件敲入小鼠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MiR-29家族(包括miR-29a、miR-29b、miR-29c)是由相应形状的前体 miRNA茎环结构或者pre-miRNA发夹结构剪切而来,多来自于pre-miRNA的3'(3p)端中的一条臂,少部分来自于其5'(5p)端。MiR-29家族分布在两条染色体上,miR-29b2和miR-29c分布在1q32,miR-29b1/miR-29a分布在7q32。三个家族成员中,miR-29a首先被Lagos-Quintana等人发现,紧接着大量的克隆研究揭示了成熟的miR-29a的产生。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其中的90%,在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第六位,在癌症引起的死亡中排第二位。目前肝癌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手术切除,然而,对于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与转移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方法治愈。肝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与肝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只有深入研究肝癌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才能找到治愈肝癌的治疗靶点。
miR-29的异常表达以及其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已经在很多种肿瘤中广泛加以研究。通过对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中表达的miRNA的转录分析研究发现,miR-29在大多数肿瘤中表达下调,多个研究已证明高表达miR-29可以引起肝癌细胞凋亡,而低表达miR-29增加HCC肿瘤形成和转移。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大多数肿瘤中miR-29可下调癌基因或者上调抑癌基因,因此可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侵袭。研究发现miR-29a与肿瘤关系密切,它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下调,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9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