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石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9658.3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马艳英;李秀珍;杨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8B3/10 | 分类号: | B08B3/10;B08B13/00;F26B20/00;F26B21/00;F26B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13005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石 处理 装置 | ||
1.一种矿石处理装置,包括左部支撑板(1),梯台(2),收集筐(3)和泥沙去除机构(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机构(5),煅烧分离机构(6),右部支撑板(7),控制显示屏(8)和顶部连接架(9);左部支撑板(1)左端底部与梯台(2)进行焊接;左部支撑板(1)右端底部与收集筐(3)进行焊接;左部支撑板(1)右端顶部与泥沙去除机构(4)相连接;泥沙去除机构(4)右侧设置有干燥机构(5);干燥机构(5)左底部与煅烧分离机构(6)相连接,并且煅烧分离机构(6)左端底部与收集筐(3)相连接;干燥机构(5)右端与右部支撑板(7)进行焊接,并且右部支撑板(7)左端底部与煅烧分离机构(6)相连接;右部支撑板(7)右端中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8);右部支撑板(7)左端顶部与顶部连接架(9)进行焊接,并且顶部连接架(9)左底部与泥沙去除机构(4)相连接;泥沙去除机构(4)包括分离舱(401),电动阀门(402),第一电动推杆(403),连接杆(404),第一隔离板(405),第二隔离板(406),第一过滤板(407),第一排水管(408),第二过滤板(409),微型振动器(4010),第一进料口(4011),进水管(4012),第一连接板(4013),第一气泵(4014),第一通风管(4015),第二通风管(4016),第一斜板(4017),第二连接板(4018),第一扩风盘(4019),第二扩风盘(4020),第三连接板(4021),第一传动轮(4022),第一锥齿轮(4023),第二锥齿轮(4024),桨叶(4025),第四连接板(4026)和第二排水管(4027);分离舱(401)右端底部设置有电动阀门(402);分离舱(401)顶端右部与第一电动推杆(403)进行焊接;分离舱(401)底端右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408);分离舱(401)顶端左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4011);分离舱(401)左顶部设置有进水管(4012);分离舱(401)左端底部与第一连接板(4013)进行焊接;第一电动推杆(403)顶部通过螺母与连接杆(404)进行螺栓连接;连接杆(404)底端左部通过螺母与第一隔离板(405)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一隔离板(405)外表面中顶部与分离舱(401)相连接;第一隔离板(405)底端与第二隔离板(406)进行插接,并且第二隔离板(406)底端与分离舱(401)相连接;第二隔离板(406)顶部通过螺母与第一过滤板(407)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一过滤板(407)左部与分离舱(401)相连接;第一排水管(408)底端上方设置有第二过滤板(409),并且第二过滤板(409)右端与分离舱(401)相连接,而且第二过滤板(409)左端与第二隔离板(406)相连接;第二过滤板(409)底端左部与微型振动器(4010)相连接;第一连接板(4013)顶端右部通过螺母与第一气泵(4014)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气泵(4014)顶端左部与第一通风管(4015)相连接,并且第一通风管(4015)外表面右部与分离舱(401)相连接,而且第一通风管(4015)外表面左底部与第一连接板(4013)相连接;第一气泵(4014)顶端中左部与第二通风管(4016)相连接,并且第二通风管(4016)外表面右部与分离舱(401)相连接,而且第二通风管(4016)外表面左底部与第一连接板(4013)相连接;第一通风管(4015)右部与第一扩风盘(4019)相连接;第二通风管(4016)顶端左部上方设置有第一斜板(4017);第二通风管(4016)外表面顶部与第二连接板(4018)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板(4018)左部和中部均与第一通风管(4015)相连接;第二通风管(4016)右部与第二扩风盘(4020)相连接;第二通风管(4016)外表面右部与第三连接板(4021)相连接,并且第三连接板(4021)顶端与分离舱(401)相连接;第二通风管(4016)外表面左底部与第四连接板(4026)相连接,并且第四连接板(4026)顶端与第一连接板(4013)相连接,而且第四连接板(4026)中部与第一通风管(4015)相连接;第二扩风盘(4020)右下方设置有第二排水管(4027),并且第二排水管(4027)外表面顶部与分离舱(401)相连接;第三连接板(4021)后端左顶部与第一传动轮(4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022)前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402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4023)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4024)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锥齿轮(4024)顶端中部与分离舱(401)相连接;第二锥齿轮(4024)顶端中部与桨叶(4025)进行转动连接;分离舱(401)右端中部与干燥机构(5)相连接;分离舱(401)顶端中部与顶部连接架(9);第一连接板(4013)左端与左部支撑板(1)相连接;第一斜板(4017)左端与左部支撑板(1)相连接;第二连接板(4018)左端与左部支撑板(1)相连接;第一传动轮(4022)右侧与干燥机构(5)相连接;干燥机构(5)包括电机(501),第二传动轮(502),第五连接板(503),第二气泵(504),第三通风管(505),第六连接板(506),扇形扩盘(507),第三传动轮(508),第一圆辊(509),传送带(5010),第七连接板(5011),第二圆辊(5012),第四传动轮(5013)和第三圆辊(5014);电机(501)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轮(502)进行转动连接;电机(501)底端通过螺母与第五连接板(503)进行螺栓连接;电机(501)底端下方设置有第二气泵(504);第二传动轮(502)左下方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508)进行传动连接;第二气泵(504)左端中部与第三通风管(505)相连接;第二气泵(504)底端通过螺母与第六连接板(506)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六连接板(506)中部与第三通风管(505)相连接;第三通风管(505)底端与扇形扩盘(507)相连接;第三传动轮(508)后端中部与第一圆辊(5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508)右侧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5013)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圆辊(509)外表面左部与传送带(5010)进行转动连接;传送带(5010)前端与第七连接板(5011)相连接,并且第七连接板(5011)后端左部与第三传动轮(508)相连接,而且第七连接板(5011)后端右部与第四传动轮(5013)相连接;传送带(5010)内表面中部与第二圆辊(5012)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圆辊(5012)前端中部与第七连接板(5011)相连接;第四传动轮(5013)后端中部与第三圆辊(5014)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三圆辊(5014)外表面右部与传送带(5010)相连接;第五连接板(503)右端与右部支撑板(7)相连接;第六连接板(506)左端与分离舱(401)相连接;第六连接板(506)右端与右部支撑板(7)相连接;第三传动轮(508)左侧与第一传动轮(4022)相连接;第三传动轮(508)左下方与煅烧分离机构(6)相连接;第七连接板(5011)右端与右部支撑板(7)相连接;煅烧分离机构(6)包括煅烧舱(601),出料口(602),高温加热器(603),加热丝(604),限位板(605),第二进料口(606),第二斜板(607),第一支撑板(608),第八连接板(609),第五传动轮(6010),振动块(6011),分离器(6012),第三斜板(6013),收集舱(6014),第三进料口(6015),第二支撑板(6016),第二电动推杆(6017),第一L型挡板(6018),第三电动推杆(6019)和第二L型挡板(6020);煅烧舱(601)左端底部设置有出料口(602);煅烧舱(601)内顶端中部与高温加热器(603)进行焊接;煅烧舱(601)顶端右部与限位板(605)进行焊接;煅烧舱(601)右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口(606);煅烧舱(601)内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均与第二斜板(607)进行焊接;煅烧舱(601)底端与第一支撑板(608)进行焊接;高温加热器(603)内中部设置有加热丝(604);第一支撑板(608)前端左部通过螺母与第八连接板(609)进行螺栓连接;第八连接板(609)后端左部与第五传动轮(6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6010)后端中部与振动块(6011)进行转动连接;振动块(6011)后端中部与分离器(6012)相连接;分离器(6012)内左底部设置有第三斜板(6013);分离器(6012)底端下方设置有收集舱(6014);收集舱(6014)顶部设置有第三进料口(6015);收集舱(6014)右端与第二支撑板(6016)进行焊接;第二支撑板(6016)顶端左部与第二电动推杆(6017)进行焊接;第二支撑板(6016)顶端中右部与第三电动推杆(6019)进行焊接;第二电动推杆(6017)顶部通过螺母与第一L型挡板(6018)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一L型挡板(6018)外表面顶部与第二斜板(607)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6019)顶部通过螺母与第二L型挡板(6020)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二L型挡板(6020)外表面中顶部与第二斜板(607)相连接;煅烧舱(601)右端与右部支撑板(7)相连接;第一支撑板(608)右端与右部支撑板(7)相连接;第五传动轮(6010)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508)相连接;第三斜板(6013)左端与收集筐(3)相连接;收集舱(6014)左端与收集筐(3)相连接;第二支撑板(6016)右端与右部支撑板(7)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未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96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