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工艺品的保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8910.9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3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和平;徐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聚福缘铜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02 | 分类号: | C23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品 保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工艺品的保存方法,所述该保存方法分为以下步骤:1、表面初步烘干;2、表面清理;3、补水除锈;4、配置溶液;5、制取防护膜;6、制取保护外层和7、运输保存。该保存方法,将铜工艺品补水、除油和去污后,放入苯骈三氮唑溶液和蒸馏水混合溶液中,浸渍3‑4min,由于苯骈三氮唑是杂环化合物,与铜能形成稳定络合物,在铜合金表面生成不溶性且相当牢固的透明保护膜,使铜雕病被抑制并稳定下来,防止空气污染物的侵蚀;同时对铜工艺品表面进行补水加工,使其铜工艺品成型后色泽艳丽,并内部始终保持一定的水分,提高观赏性,通过在苯骈三氮唑与铜制品形成的透明保护膜表面添加高分子膜,避免苯骈三氮唑直接受热,形成升华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工艺品的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铜工艺品,指的是铜质工艺品的简称。铜工艺品有青铜器、司母戊鼎等。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铜工艺品的保存,在某种程度上可分为;可视化保存和不可化保存。不可视化保存的弊端在于:虽然可以长久保存,但是人们不可以看到铜工艺品本身的面目。
例如现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510939986.3,文件名为《铜工艺品的保存方法》中提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工艺品的保存方法,所述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铜工艺品放入至氧化银溶液中浸泡,以使得所述铜工艺品的表面附着氧化银薄膜;步骤二、将所述铜工艺品的表面用棉布包裹;步骤三、将用棉布包裹的铜工艺品放置在干燥空间内,且所述干燥空间的湿度保持在50%以下。该种保存方法能够使铜工艺品不受空气中杂质的腐蚀,进而增加保存时间”该方案就是采用隔绝包裹法来保存铜工艺品。
对于一些需要来展览的铜工艺品我们就需要采用另外一种保存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铜工艺品的保存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工艺品的保存方法,所述该保存方法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1、表面初步烘干:将干燥的空气加热至15-20℃,采用风机吹向铜工艺品的表面,控制风力达到自然风4-5级别,去除铜工艺品表面污渍中的水分;
步骤2、表面清理:采用软毛刷将铜制品表面凹槽处的灰尘清除,并使用鸡毛掸清理表面;
步骤3、补水除锈:将蒸馏水加入雾化机内部,形成纯水雾化水雾,均匀的喷落在铜工艺品表面,静置20-30min后,再次喷淋蒸馏水,并在蒸馏水中添加有机混合溶液,清洗完毕后纯水冲洗,自然风干;
步骤4、配置溶液:混合溶液是由96%的蒸馏水和4%苯骈三氮唑溶液组成,其中苯骈三氮唑溶液是由6:4配比的乙醇和苯骈三氮唑缓慢反应制成;
步骤5、制取防护膜:将铜制工艺品浸入混合溶液中,反复抖动工艺品,3-4min后取出,用流动的清洁水冲洗干净,采用压缩空气吹干,在50-60℃下烘干15-30min;
步骤6、制取保护外层:将PMMA原料熔化后添加蒸馏水稀释,然后添加透明胶凝剂,采用喷涂机均匀的喷涂在铜工艺品的表面,使其形成0.05-0.08cm厚的高分子保护膜。
步骤7、运输保存:在其表面包裹0.5cm厚度的蜡,便于运输过程中的保温,并放置于专用减震运输盒内部。
优选地,所述对于出现青铜病的铜制工艺品,在进行步骤3、补水除锈处理之前需要采用倍半碳酸钠溶液溶于水中进行清洗,所述倍半碳酸钠天的和水的添加比例2:8,且出水后无需除锈只需进行补水即可。
优选地,所述步骤6制得成品该铜工艺品后,保存温度0-30℃,铜制品尽量单独存放,不与锌制品放置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聚福缘铜艺有限公司,未经铜陵聚福缘铜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89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