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07413.7 | 申请日: | 2020-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5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娟;刘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柔性显示面板,主体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柔性显示面板至少覆盖活动连接的区域;至少于活动连接的区域,柔性显示面板与主体之间具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设置有形变抑制装置,形变抑制装置用于抑制柔性显示面板的凸起形变。上述方案,由于设置了形变抑制装置,在显示装置由对翻状态至平展状态时,形变抑制装置对柔性显示面板施加一个朝向主体的力,以抑制柔性显示面板的凸起,因凸起被抑制,则继续想对合状态翻折时,不会因柔性显示面板存在凸起而形成褶皱,克服了因柔性显示面板翻折过程中存在凸起,而导致其非可逆损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目前市面上就存在有可折叠的手机,其显示屏就是采用的柔性显示屏。该可可折叠的手机可以进行360°的弯折,即其至少具有对合状态(折叠后柔性显示屏形成两个相互靠近的部分的状态)、平展状态(柔性显示屏处于平铺的状态)和对翻状态(折叠后柔性显示屏形成两个相互背离的部分的状态),在由对翻状态至平展状态后,在弯折的区域,柔性显示屏会有一定量的凸起,此时若是直接向对合状态进行弯折,容易造成柔性显示屏的凸起处形成褶皱,致使柔性显示屏非可逆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平展状态向对合状态进行弯折,容易造成柔性显示屏的凸起处形成褶皱,致使柔性显示屏非可逆损伤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柔性显示面板,所述主体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至少覆盖所述活动连接的区域;至少于所述活动连接的区域,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主体之间具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形变抑制装置,所述形变抑制装置用于抑制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凸起形变。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形变抑制装置包括电磁发生单元和软磁性材料单元,所述电磁发生单元和所述软磁性材料单元二者之一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固定连接,另一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铰接,所述软磁性材料单元包括多条间隔并排设置的软磁材料条,各所述软磁材料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的铰接轴线。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各所述软磁材料条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朝向所述主体的一侧。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软磁性材料单元包括形成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朝向所述本体一侧的软磁性材料区。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电磁发生单元包括励磁线圈。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形变抑制装置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消磁层。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还包括凸起量检测装置及磁力控制装置,所述凸起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于所述活动连接区域的凸起量;所述磁力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凸起量控制所述电磁发生单元形成的磁场强弱。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凸起量检测装置包括角度传感器和计算单元,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活动连接处,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的当前转动角度,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转动角度与凸起量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转动角度对应的凸起量;或,
所述凸起量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安装空间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测量端正对所述主体或正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形变抑制装置包括气囊及可分离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二者之一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固定连接,另一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用于在充气状态下,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离;或,
所述形变抑制装置包括粘性可变胶层,至少所述主体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二者之一上设置有所述粘性可变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7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