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频肿瘤热消融的消融设备、消融仪、控制方法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06118.X | 申请日: | 2020-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3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轶徽;刘明欣;唐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倍可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A61B18/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得民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79 | 代理人: | 傅云 |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消融 设备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频肿瘤热消融的消融设备、消融仪、控制方法与装置,所述消融仪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治疗针中任意的一个当前治疗针接入所述消融仪,且所述当前治疗针对应的智能识别模块也接入所述消融仪后,自所接入的智能识别模块获取所述当前治疗针的当前标识信号,其中,不同的标识信号对应于不同类的治疗针;根据所述当前标识信号,确定所述当前治疗针对应的当前工作模式信息;其中,不同的当前工作模式信息对应于不同类的治疗针;开始热消融工作后,在需对所述当前治疗针输出功率源时,根据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信息,控制所述功率源的输出。本发明可降低了相关人员进行消融治疗的操作复杂程度,可选方案中还可增强针头温控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频肿瘤热消融的消融设备、消融仪与消融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多频肿瘤治疗,指的是基于射频肿瘤消融技术和微波肿瘤消融技术的新型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其结合了现有射频肿瘤消融和微波肿瘤消融这二种肿瘤消融技术的优点,在多频肿瘤热消融的消融设备中,可以选择利用射频肿瘤消融的治疗针及对应的射频源治疗直径在3CM以下的肿瘤,也可以选择利用微波肿瘤消融的治疗针及对应的微波源治疗直径在3CM到7CM的肿瘤。
然而,治疗方式多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操作复杂,例如需人为根据当前的治疗确定对应的工作模式及相应的参数,其易于造成误操作,若工作模式或其相应参数配置错误,会造成医疗事故。
此外,对于热消融的治疗针,现有相关技术中,在热消融时还可利用容器对其进行冷却降温,然而,该降温的控制过程较为粗放难以精准地匹配当前的需求,进而,还会降低治疗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频肿瘤热消融的消融设备、消融仪与消融控制方法,以解决操作复杂,易于造成误操作的问题,本发明可选方案还进一步解决了降温的控制过程较为粗放难以精准匹配当前需求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频肿瘤热消融的消融设备,包括:消融仪、至少两个治疗针与至少两个智能识别模块;每个智能识别模块对应设置于一个治疗针;
所述消融仪分别用于连接其中任意之一治疗针与其中任意之一智能识别模块;
所述消融仪用于:
在所述至少两个治疗针中任意的一个当前治疗针接入所述消融仪,且所述当前治疗针对应的智能识别模块也接入所述消融仪后,自所接入的智能识别模块获取所述当前治疗针的当前标识信号,其中,不同的标识信号对应于不同类的治疗针;
根据所述当前标识信号,确定所述当前治疗针对应的当前工作模式信息;其中,不同的当前工作模式信息对应于不同类的治疗针;
开始热消融工作后,在需对所述当前治疗针输出功率源时,根据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信息,控制所述功率源的输出。
可选的,不同标识信号为不同模拟量的模拟信号;
每个所述智能识别模块均能够形成N个节点,同一智能识别模块中不同节点的电压是不同的,不同智能识别模块中同一序列的节点的电压是相同的;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用于利用其N个节点中的一个目标节点连接所述消融仪,以向所述消融仪输出所述目标节点电压的模拟信号;其中,不同类治疗针的智能识别模块中的目标节点在其N个节点中的序列是不同的。
可选的,每个所述智能识别模块均包括一个电阻串,每个电阻串均包括N-1个电阻;每个电阻串的一端均接至对应的一个电源,另一端均接至地;所述N个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之二:任意两个相邻的电阻间的节点、电阻与电源之间的节点,以及电阻与地之间的节点。
可选的,所述智能识别模块包括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预存对应类治疗针的标识信号,以供所述消融仪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倍可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倍可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61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