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金属电力杆塔结构及架设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05237.3 | 申请日: | 2020-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加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加叶 |
| 主分类号: | E04H12/12 | 分类号: | E04H12/12;E04H12/08;E04H12/20;E04H12/24;E04H12/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金属 电力 杆塔 结构 架设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金属电力杆塔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钢筋砼电杆,两个所述钢筋砼电杆的下端均设有安装机构,且两个钢筋砼电杆之间设有第一铁横梁,两个所述钢筋砼电杆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铁横梁,所述第二铁横梁的两侧均设有棒型悬式绝缘子,两个所述钢筋砼电杆的两侧均设有复合横担结构,两个所述钢筋砼电杆上均拉设避雷线,且两个避雷线的下端均设有连接块。本发明丰富了杆型型式,降低了线路改造成本,使用复合横担、复合绝缘子与原来采用增加杆塔等方式处理交叉跨越问题相比,能有效地利用狭窄的走廊,降低杆塔高度,施工简便易行,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金属电力杆塔结构及架设方法。
背景技术
杆塔是支承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和架空地线并使它们之间以及与大地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杆形或塔形构筑物。世界各国线路杆塔采用钢结构、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对木和钢筋混凝土的杆形结构称为杆,塔形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烟囱形结构称为塔。不带拉线的杆塔称为自立式杆塔,带拉线的杆塔称为拉线杆塔。中国缺少木材资源,不用木杆,而在应用离心原理制作的钢筋混凝土杆以及钢筋混凝土烟囱形跨越塔方面有较为突出的成就,杆塔是架空配电线路中的基本设备之一,按所用材质可分为木杆、水泥杆和金属杆三种。水泥杆具有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使用较为广泛。水泥杆中使用最多的是拨梢杆,锥度一般均为1/75,分为普通钢筋混泥土杆和预应力型钢筋混泥土杆;
现有的电力杆塔结构的杆型较为单一,杆塔上部荷载较大,线路改造成本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强度金属电力杆塔结构及架设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力杆塔结构的杆型较为单一,杆塔上部荷载较大,线路改造成本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强度金属电力杆塔结构及架设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金属电力杆塔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钢筋砼电杆,两个所述钢筋砼电杆的下端均设有安装机构,且两个钢筋砼电杆之间设有第一铁横梁,两个所述钢筋砼电杆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铁横梁,所述第二铁横梁的两侧均设有棒型悬式绝缘子,两个所述钢筋砼电杆的两侧均设有复合横担结构,两个所述钢筋砼电杆上均拉设避雷线,且两个避雷线的下端均设有连接块。
优选地,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两侧均插设有安装螺钉。
优选地,所述复合横担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护套,所述护套内设有芯棒,所述护套的两端分别设有挂头与连接底座,所述护套的上侧侧壁设有伞裙,且护套的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复合绝缘子。
优选地,一种高强度金属电力杆塔结构的架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塔杆结构选择: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要基于不同的海拔高度来进行设计,杆塔的电气间隙会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会对杆塔的耗钢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要对直线化,将塔头尺寸尽量减小,中相V串悬挂方式适用于超高压直线铁塔的挂线方式进行优塔,通过减小塔窗尺寸来降低铁塔耗钢量,基于不同的气象条件、不同的塔型、不同的导线来合理选择是否采用边相V串悬挂方式;
(2)曲臂形式选择:对杆塔曲臂K节点形式进行优化,单回路杆塔多采用直曲臂形式,构造简单、K节点受力好、曲臂主材受力简洁,可采用弯折曲臂形式,减小塔头尺寸,使塔重变得更加经济、合理;
(3)塔身坡度及塔根开尺寸优化:对塔身坡度和塔根开尺寸进行优化,塔身坡度和塔根开尺寸会对塔身斜材、主材的规格造成直接影响,也会影响到杆塔的美观度及重量。合理的塔身坡度可以让塔材受力均匀,也能够让材料规格的变化与塔材应力分布的变化相协调,最佳的坡度和根开可以整基铁塔的重量为目标函数,对基础作用力和构件受力性能进行综合考虑来最终选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加叶,未经张加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5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