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阻隔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4888.0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7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宗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佛斯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36;B32B9/00;B32B9/04;B32B27/08;C08L91/00;C08K7/26;C08K5/134;C08J5/18;C08L29/04;C08K5/053;C08L67/02;C08L101/00;C08L8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阻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阻隔膜,属于阻隔膜技术领域,包括抗菌层、降解层和基体层;抗菌层包括以下成份:银沸石、茶树精油和水杨酸甲酯;降解层包括以下成份:纳米纤维、聚乙烯醇、甘油和增塑剂;基体层包括以下成份:碳纳米纤维、聚对苯甲脂乙二醇脂、树脂、硅氮氧化物和硅氧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在添加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纤维与甘油和聚乙烯醇相互作用,能够快速将抗菌阻隔膜在使用结束后进行降解;同时添加银沸石、茶树精油和水杨酸甲酯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的滋生,增强抗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隔膜,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阻隔膜,属于阻隔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阻隔膜是把气体阻隔性很强的材料与热缝合性、水分阻隔性很强的聚烯烃同时进行挤出而成,是多层结构的薄膜。
现有的阻隔膜抗菌时间短,并且降解时间长,长时间的堆积会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抗菌阻隔膜。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抗菌阻隔膜,包括抗菌层、降解层和基体层;
所述抗菌层包括以下成份:银沸石、茶树精油和水杨酸甲酯;
所述降解层包括以下成份:纳米纤维、聚乙烯醇、甘油和增塑剂;
所述基体层包括以下成份:碳纳米纤维、聚对苯甲脂乙二醇脂、树脂、硅氮氧化物和硅氧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抗菌层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银沸石15~20份、茶树精油3~5份和水杨酸甲酯20~25份。
优选的,所述降解层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纳米纤维30~50份、聚乙烯醇75~90份、甘油15~30份和增塑剂20~25份。
优选的,所述基体层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碳纳米纤维5~10份、聚对苯甲脂乙二醇脂24~36份、树脂15~18份、硅氮氧化物10~13份和硅氧化合物21~25份。
优选的,所述银沸石的细度为50~75目,含水量为0.3~1.5%。
优选的,所述纳米纤维为植物纳米纤维,所述增塑剂为为无毒性增塑剂柠檬酸酯类或环氧大豆油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树脂为聚酯树脂或PVDC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硅氮氧化物为全氢聚硅氮烷,所述硅氧化合物为有机聚硅氮烷。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发明的抗菌阻隔膜,添加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纤维与甘油和聚乙烯醇相互作用,能够快速将抗菌阻隔膜在使用结束后进行降解;同时添加银沸石、茶树精油和水杨酸甲酯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的滋生,增强抗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菌阻隔膜,包括抗菌层、降解层和基体层;
抗菌层包括以下成份:银沸石、茶树精油和水杨酸甲酯;
降解层包括以下成份:纳米纤维、聚乙烯醇、甘油和增塑剂;
基体层包括以下成份:碳纳米纤维、聚对苯甲脂乙二醇脂、树脂、硅氮氧化物和硅氧化合物。
抗菌层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银沸石15~20份、茶树精油3~5份和水杨酸甲酯20~25份。
降解层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纳米纤维30~50份、聚乙烯醇75~90份、甘油15~30份和增塑剂20~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佛斯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佛斯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4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激光整平机
- 下一篇:一种儿童推车的半封闭式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