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臭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4398.0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8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B01D53/84;B01D53/52;B01D53/58;C12R1/46;C12R1/40;C12R1/38;C12R1/07;C12R1/23;C12R1/88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林斌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臭 复合 微生物 制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臭用复合微生物制剂,该制剂由嗜热链球菌、恶臭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绿色木霉菌组成,本发明是通过各种无害的微生物之间良好的协同作用,促进臭气的发酵分解,对已产生的恶臭气体如NH3、H2S进行吸收降解,消除恶臭,从根本上解决恶臭气体的生产;本发明由于本发明的微生物除臭剂是利用微生物来分解转化臭气达到除臭的目的,其成本低,除臭效果好,而且能保留更多的氮养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微生物制剂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除臭用复合微生物制剂。
背景技术
散发于空气中的恶臭主要由以低级脂肪酸代表的酸系臭气、以氨代表的碱系臭气和以硫醇代表的硫系臭气组成,目前去除恶臭的常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等,化学法通过使用除臭剂和芳香剂来减轻恶臭,其中化学除臭剂的使用并不能彻底去除臭源物质,除臭效果不充分不彻底,同时使用的芳香剂有时因遮蔽香料过强则会带来不快气味,物理法通过使用吸收剂将臭味物质吸收到吸收剂的微孔中,但吸收剂一旦吸收臭味物质后就难以解吸,无法重复使用难以处理,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生物法主要通过微生物的生物代谢过程和相关的酶作用来消化分解臭源物质,该方法使用条件温和,消除臭源物质彻底,且不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利用微生物作为除臭剂是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污水治理的一个世界性趋势,也是我国环保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使用成本低,能从恶臭气体生产的源头上对气体进行吞噬及分解,有标本兼治的除臭效果,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微生物除臭剂,虽然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有机废弃物的恶臭,但效果不太理想,且生产工艺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除臭用复合微生物制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除臭用复合微生物制剂,该制剂由嗜热链球菌、恶臭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绿色木霉菌组成;
步骤一:所述除臭用复合微生物制剂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嗜热链球菌 70-80份、恶臭假单胞菌45-6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32-40份、短小芽孢杆菌55-65 份、嗜酸乳杆菌106-109份和绿色木霉菌30-50份;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热链球菌、恶臭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绿色木霉菌分别接入装有热链球菌培养液、恶臭假单胞菌培养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液、短小芽孢杆菌培养液、嗜酸乳杆菌培养液和绿色木霉菌培养液试管中培养而获得;
步骤三:称取药品制备热链球菌培养液、恶臭假单胞菌培养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液、短小芽孢杆菌培养液、嗜酸乳杆菌培养液和绿色木霉菌培养液试,分装入试管,灭菌保存备用;
步骤四: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培养皿上热链球菌、恶臭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绿色木霉菌的单个菌落,分别接入装有热链球菌培养液、恶臭假单胞菌培养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液、短小芽孢杆菌培养液、嗜酸乳杆菌培养液和绿色木霉菌培养液试的试管中,23℃ -27℃进行振摇培养25-28小时;
步骤五:将热链球菌、恶臭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绿色木霉菌液体培养物按步骤一的菌种份量配制,混合均匀即可。
优选的,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培养液配方为:磷酸氢二钾1.5g,七水硫酸镁1.1g,酵母提取物11.1g,蒸馏水1200mL,pH7.3~7.5。
优选的,所述短小芽孢杆菌的培养液配方为:所述短小芽孢杆菌的培养液配方为:蛋白胨6.0g,蛋白胨11.0g,氯化钠5.5.0g,磷酸氢钾1.5g,蒸馏水1200mL, pH7.7~7.8。
优选的,所述绿色木霉的培养液配方为:22%马铃薯汁1200mL,葡萄糖 22.0g,磷酸氢钾4.0g,硫酸镁1.6g,吡啶代噻唑硫胺素8.5mg,pH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东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4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度三氯氧磷安全供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道路防撞缓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