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浸液式高分辨率小口径光纤显微物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4263.4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4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熊艳辉;王旗;朱佳巍;杨文娟;蔡明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艳辉;中山市众盈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23/24;G02B21/02;A61B1/04;A61B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液 高分辨率 小口径 光纤 显微 物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液式高分辨率小口径光纤显微物镜,属于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包括从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第三透镜元件、第四透镜元件;第一透镜元件为球面正透镜;第二透镜元件为球面双胶合透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枚镜片和第二枚镜片,第一枚镜片为负透镜;第二枚镜片为正透镜;第三透镜元件为负透镜;第四透镜元件为正透镜;且各透镜元件的焦距满足以下关系式:0.6f1/f0.9;‑3.1f21/f‑1.3,0.512f22/f1.892,1.49f2/f2.5;‑3.6f3/f‑2.4;0.5f4/f0.7。其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光纤显微物镜光学口径还不够小,同时无法实现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具有小畸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镜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浸液式高分辨率小口径光纤显微物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基于光学纤维的软管式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主要由两条光导纤维组成,一条是用来将冷光源产生的光线引导至被观测物体表面,将被测物体表面照亮,另一条用以将被照亮的物体图像信息收集,传输至目镜或者摄像机,方便医生直观的观察到人体内部组织的表面情况,及时准确诊断病情。
光纤显微物镜位于传导图像的光导纤维最前端,是整个共聚焦显微内窥镜的核心部件。然而目前光纤显微物镜光学口径还不够小,同时无法实现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具有小畸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浸液式高分辨率小口径光纤显微物镜,其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光纤显微物镜光学口径还不够小,同时无法实现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具有小畸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浸液式高分辨率小口径光纤显微物镜,包括从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第三透镜元件、第四透镜元件;所述第一透镜元件为球面正透镜,其物侧面为平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元件为球面双胶合透镜,包括从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枚镜片和第二枚镜片,其中,第一枚镜片为负透镜,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枚镜片为正透镜,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元件为负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且为非球面,像侧面为凹面,且为非球面;所述第四透镜元件为正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且各透镜元件的焦距满足以下关系式:0.6f1/f0.9;-3.1f21/f-1.3,0.512f22/f1.892,1.49f2/f2.5;-3.6f3/f-2.4;0.5f4/f0.7;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元件的有效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元件的有效焦距,f21为所述第一枚镜片的有效焦距,f22为所述第二枚镜片的有效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元件的有效焦距,f4为所述第四透镜元件的有效焦距,f为所述光纤显微物镜的有效焦距。
优选地,还满足下列关系式:3.8TTL/f5.2;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元件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第四透镜元件的材质均为玻璃,所述第三透镜元件的材质为塑胶。
优选地,还满足下列关系式:
0.015T12/f0.03;0.083T23/f0.285;0.17T34/f0.24;其中,T12为所述第一透镜元件与所述第二透镜元件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23为所述第二透镜元件与所述第三透镜元件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34是所述第三透镜元件与所述第四透镜元件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元件与第三透镜元件之间的光阑,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2TDS/f0.5,其中,TDS为所述光阑的口径大小。
优选地,还满足下列关系式:0.25T1/∑T0.33;0.27T2/∑T0.35;0.28T3/∑T0.36;0.06T4/∑T0.17;其中,T1,T2,T3,T4分别为所述第一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第三透镜元件、第四透镜元件分别在光轴上的透镜厚度,∑T为所述第一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第三透镜元件第四透镜元件在光轴上的透镜厚度的总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艳辉;中山市众盈光学有限公司,未经熊艳辉;中山市众盈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4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