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TP程序疲劳测试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3268.5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1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雨;唐奇;冯健;姜增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H04L43/08;H04L6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tp 程序 疲劳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FTP程序疲劳测试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部署于局域网的存储服务器,向部署于广域网的监控服务器上报对测试服务终端上的FTP程序进行疲劳测试获得的性能指标;监控服务器,通过广域网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查询指令并执行,获取查询指令对应的性能指标,将查询指令对应的性能指标发送至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FTP程序疲劳测试方法及系统,通过采集和存储处于局域网中,监控服务器处于广域网中,可以通过用户终端随时随地进行远程管控,实时关注测试进度和调整测试指令,保证整个测试过程随时随地可被管控,从而能进一步节约测试人员的现场工作时间,能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FTP程序疲劳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网管系统架构中,设备采集信息上报到OMC(操作维护中心,Operation andMaintenance Center)网管服务器的过程被称为南向上传,OMC网管服务器将设备采集的数据上传至综合网管的过程被称为北向上传。
其中,南向文件上传路径为:OMC网管对设备下发数据采集指令,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XML文件方式通过FTP上传到FTP服务器,并上报文件上传完成指示消息到OMC网管;北向文件上传路径为:OMC网管根据设备上报的消息将设备上传的文件下载并解析重新打包成北向文件,通过FTP推送到北向综合网管指定的服务器。
由此可见,在整个网管系统运行过程中,FTP程序为核心组件之一,在南向文件上传及北向文件上传过程中,FTP程序稳定与否紧密关系着被传递过程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在测试网管系统稳定性时必须要对FTP程序进行并发性的疲劳测试,并根据具体的测试结果进行FTP程序优化。
FTP程序疲劳测试是一种需要长时间运行的测试,该种类型的测试往往要求FTP程序在并发接入的情况下连续运行较长时间,如72小时或7*24小时。正因如此,这种测试需要充分利用夜间和周末的时间,但是在如此长时间的测试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测试风险,整个测试过程需要测试人员长时间值守,对测试人员的人力要求极高。
针对上述情况,当前常用Loadrunner自动化测试软件进行疲劳测试,但该测试方式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自动化测试软件一般是放在局域网中运行,无法通过web网络直接访问,测试人员需要现场值守,无法随时随地远程操作调整,对人力要求极高,效率低;二是在疲劳测试过程中,自动化测试软件无主动告警提示和自我处理机制,若触发的问题无法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整个测试结果作废;三是自动化测试软件本身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FTP程序疲劳测试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测试效率低的缺陷。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FTP程序疲劳测试方法,包括:
部署于局域网的存储服务器,向部署于广域网的监控服务器上报对测试服务终端上的FTP程序进行疲劳测试获得的性能指标;
所述监控服务器,通过所述广域网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查询指令并执行,获取所述查询指令对应的性能指标,将所述查询指令对应的性能指标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优选地,FTP程序疲劳测试方法还包括:
所述监控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操作指令,并发送至所述存储服务器;所述操作指令,用于对所述测试服务终端上的FTP程序进行疲劳测试;
所述存储服务器将所述操作指令通过所述局域网发送至所述测试服务终端,以使得所述测试服务终端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FTP程序进行疲劳测试。
优选地,所述部署于局域网的存储服务器,向部署于广域网的监控服务器上报对测试服务终端上的FTP程序进行疲劳测试获得的性能指标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32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