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酸共聚物和缓蚀阻垢剂组合物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02892.3 | 申请日: | 202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2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田民格;曾俊;杨庆军;李爱兵;任兰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格瑞(山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5/10 | 分类号: | C02F5/10;C02F5/12;C08F220/06;C08F222/14;C02F10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 共聚物 和缓 蚀阻垢剂 组合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酸共聚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缓蚀阻垢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数计,包含20%‑35%的上述丙烯酸共聚物,10%‑25%的阻垢剂,15%‑30%的分散剂,0.5%‑1.5%的表面活性剂,3%‑5%的铜缓蚀剂,水余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缓蚀阻垢剂组合物的使用不仅解决污水排放问题,节约地表水的使用;而且所选原料绿色环保,不会引起微生物、藻类的疯长,具有一定的粘泥剥离效果,本发明所述缓蚀阻垢剂组合物,具有无磷、无氮、耐腐蚀、分散性强、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其对有机物、无机物有较好的分散作用,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丙烯酸共聚物和缓蚀阻垢剂组合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净水资源正急剧减少。由于我国对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监控力度日益增强,污水零排放成为解决污水处理难、节约水资源新的发展方向。企业将污水引入循环水系统,通过提高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但是随着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增加,水中有机物、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腐蚀性离子以及钙、镁等结垢性离子将成倍增加,造成设备腐蚀、系统换热效率下降。因此,循环水系统需加入对应的缓蚀阻垢剂来解决设备腐蚀、结垢造成的系统换热效率下降等问题。
循环水缓蚀阻垢剂多种多样,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中国专利CN109761378A公开的缓蚀阻垢剂中含2-羟基膦酰基乙酸,易引起水体菌类藻类疯长;中国专利CN109319950A公开了一种含钼酸盐成分的缓蚀阻垢剂,使得药剂成本较高。另外,市面的缓蚀阻垢剂注重系统腐蚀与结垢控制,却忽略了浓缩倍数增加后,系统粘泥附着问题,需不定时的换水清洗,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污,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便于推广的一种丙烯酸共聚物和缓蚀阻垢剂组合物及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无磷、无氮,不会引起菌藻疯长,且有一定粘泥剥离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丙烯酸共聚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5000-30000。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5000-200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丙烯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与丙烯酸在有机溶剂环境下进行热引发聚合,反应一定时间得到分子量为15000-20000的含羧基亲水基和烷基疏水基的共聚物,化学反应如下:
。
优选地,具体方法为:以氯苯、甲苯、四氢呋喃、二氧六环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首先将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与丙烯酸溶于溶剂,充N2除氧20-30min,然后加入然后加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丙烯酸进行聚合反应,所述聚合反应条件为:在70-80℃下反应3-5小时。
优选地,所述聚合反应较好反应条件为:在75℃下反应4小时。
由于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水溶性较差,与丙烯酸共聚可以改变其溶解性,在零排污系统中更易于分散。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碳碳双键、碳氧双键共存,形成共轭体系,吸电子能力加强。另外,共聚物支链多,更易吸附金属基材形成保护膜阻碍了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对基材的腐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丙烯酸共聚物的缓蚀阻垢剂组合物,所述的缓蚀阻垢剂组合物中,按质量百分数计,包含20%-35%的丙烯酸共聚物,10%-25%的阻垢剂,15%-30%的分散剂,0.5%-1.5%的表面活性剂,3%-5%的铜缓蚀剂,水余量。
优选地,所述阻垢剂为水解聚马来酸酐、聚丙烯酸钠五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格瑞(山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欣格瑞(山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28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