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痤疮膏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2528.7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0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06;A61P17/10;A61P31/02;A61P31/04;A61K33/04;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65002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痤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痤疮膏,属于中药化妆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痤疮膏中含有以下中药组合物:黄柏25~35重量份、黄芩65~75重量份、黄连25~35重量份、重楼45~55重量份、大黄18~22重量份、龙胆草25~35重量份、莪术45~55重量份、蒲公英65~75重量份、茵陈55~65重量份、藿香18~22重量份、金银花18~22重量份、桂枝8~12重量份、冰片18~22重量份、硫磺55~65重量份。本发明所述痤疮膏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轻中重度痤疮有很好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痤疮膏,属于中药化妆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疮俗称“青春痘”,又名“粉刺”、“暗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感染性炎症,好发于面部及上胸背部。痤疮的非炎症性皮损表现为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闭合性粉刺(又称白头)的典型皮损是约1毫米大小的肤色丘疹,无明显毛囊开口。开放性粉刺(又称黑头)表现为圆顶状丘疹伴显著扩张的毛囊开口。粉刺进一步发展会演变成各种炎症性皮损,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这些皮损还可融合形成大的炎性斑块和窦道等。炎症性皮损消退后常常遗留色素沉着、持久性红斑、凹陷性或肥厚性瘢痕。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痤疮治疗的常用方法有,局部涂外用药物如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凝胶、过氧化苯甲酰、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壬二酸、硫磺洗剂等;口服抗生素,首选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其次为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抗生素疗程通常6~12周。对于严重的痤疮,口服异维A酸是标准疗法,也是目前治疗痤疮最有效的方法,上述疗法对身体和皮肤有比较大的副作用,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没有副作用,且疗效好的痤疮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痤疮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轻中重度痤疮有很好的疗效。所述痤疮膏中含有以下中药原料:黄柏25~35重量份、黄芩65~75重量份、黄连25~35重量份、重楼45~55重量份、大黄18~22重量份、龙胆草25~35重量份、莪术45~55重量份、蒲公英65~75重量份、茵陈55~65重量份、藿香18~22重量份、金银花18~22重量份、桂枝8~12重量份、冰片18~22重量份、硫磺55~65重量份。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痤疮膏中含有以下中药原料:黄柏30重量份、黄芩70重量份、黄连30重量份、重楼50重量份、大黄20重量份、龙胆草30重量份、莪术50重量份、蒲公英70重量份、茵陈60重量份、藿香20重量份、金银花20重量份、桂枝10重量份、冰片20重量份、硫磺60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痤疮膏的制备方法为常规方法。
本发明的配药原则和治疗主张:
本发明的配药原则以痤疮的临床及病理表现为主,中医理论为基础配制,主张清以散热,热入血分,须凉血活血,并以泻火解毒之中,配以活血软坚散结的原则。治疗上临床以颜面部油腻、炎症丘疹、脓疱、囊肿、结节表现为主的各型痤疮。
君药:黄芩入肺经,苦寒泻热,川连善清中焦之火,助黄芩泻热于中;黄柏苦寒,趋下焦,使热从下泻,栀子通泻三焦火热
臣药: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利水祛湿,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佐药:“营气不从,逆于肉里,则生痈脓”,“血寒则泣”,故得温则行,故用三棱、莪术温经行气以化瘀,行气以活血,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阳,平冲降逆,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2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