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化聚烯烃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02086.6 | 申请日: | 202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段景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8F255/02 | 分类号: | C08F255/02;C08F222/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欢 |
| 地址: | 31503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烯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功能化聚烯烃蜡,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化聚烯烃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烯烃蜡、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惰性气体发泡剂于压力容器中,熔融搅拌混合均匀后,并通过压力喷雾/机械粉碎制得微孔聚烯烃蜡粒;
将微孔聚烯烃蜡粒、溶胀剂、引发剂、功能化单体室温下于密闭压力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将体系升温,并进行溶胀;
将密闭溶胀的体系搅拌升温到80-125℃,保持反应2-4小时,然后抽真空抽提1-2小时出料,即得功能化聚烯烃蜡。
2.一种功能化聚烯烃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烯烃蜡、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惰性气体发泡剂于压力容器中,熔融搅拌混合均匀后,并通过压力喷雾/机械粉碎制得微孔聚烯烃蜡粒;
将微孔聚烯烃蜡粒、溶胀剂、引发剂、功能化单体室温下于密闭压力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将体系升温,并进行溶胀;
将密闭溶胀的体系搅拌升温到80-125℃,保持反应2-4小时,然后抽真空抽提1-2小时出料,即得功能化聚烯烃蜡;
其中,微孔聚烯烃蜡粒制备原料的质量份数为:聚烯烃蜡80-95;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20;惰性气体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能化聚烯烃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功能化聚烯烃蜡的制备原料的质量份数为:微孔聚烯烃蜡粒100;溶胀剂1-10;引发剂0.1-0.5;功能单体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能化聚烯烃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胀剂是指溶解度参数δ(cal•cm-3)1/2为8.0±1.5的溶剂,优选为乙醚、丙酮、四氯化碳、苯、二甲苯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能化聚烯烃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是指半衰期(t1/2)为1小时的且分解温度在80-130℃的过氧化物,优选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2,2—二(叔丁基过氧化)丁烷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能化聚烯烃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单体是指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优选为丙烯酸及其酯类衍生物、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不饱和硅烷类、不饱和双酸或者酯、含环氧基化合物、含噁唑啉基化合物以及苯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能化聚烯烃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烯烃蜡是指化学合成的聚乙烯蜡、热裂解的聚乙烯蜡、合成的聚丙烯蜡、热裂解的聚丙烯蜡、聚烯烃树脂合成时的低聚物或其副产物、费托蜡的一种或者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能化聚烯烃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是指由乙烯和α-烯烃共聚合而生成,且重均分子量Mw为20000-50000之间,分子量分布指数(Mw/ Mn)为4.0~5.0,树脂的粒径为5-300目,熔体指数在40-100g/10min (190℃,2.16Kg)。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功能化聚烯烃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指数50-60g/10min (190℃,2.16Kg),所述α-烯烃选自丁烯、己烯、辛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能化聚烯烃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的具体过程如下:(1)将聚烯烃蜡、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惰性气体发泡剂于压力容器中,150-180℃下熔融搅拌混合,搅拌速度为200-8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30-60分钟,并通过压力喷雾/机械粉碎制得微孔聚烯烃蜡粒,粒径控制在4-20目,微孔率为5-30%,微孔直径为0.02-0.5mm;(2)将微孔聚烯烃蜡粒、溶胀剂、引发剂、功能化单体室温下于密闭压力容器中搅拌混合30-60分钟,搅拌速度为20-100转/分钟,然后体系升温到60-80℃,溶胀8-12小时;(3)将密闭体系搅拌升温到80-125℃,搅拌速度为50-200转/分钟,保持反应2-4小时,然后抽真空抽提1-2小时出料,即得功能化聚烯烃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20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横竖一体不干胶划线压痕机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旋转式的钢水注浇力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