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臭河道治理用多功能水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1117.6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伯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泽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黄少波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治理 多功能 水处理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臭河道治理用多功能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门板和一体式污水处理箱,所述箱体门板安装在一体式污水处理箱的右端,所述一体式污水处理箱的右端内部设置有手动操作间,由于污水反应池中的两个MBR膜组件能够利用膜分离设备,对污水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从而阻挡在膜的外侧部位并随着重力作用向下沉降,而由于倾斜弧形结构的导向底板位于两个MBR膜组件的下侧,能够将过滤下来沉降的物质承接并在积留到一定量后,使得其能够沿着导向底板的倾斜弧面汇集至左侧下方的污泥吸取泵处,并由污泥吸取泵将两个MBR膜组件过滤下来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沉淀物排出污水反应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治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河道治理用多功能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村镇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组成。生活污水成分比较固定,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有机物,比较适合于细菌的生长,成为细菌、病毒生存繁殖的场所;但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性,且具有一定的肥效,可用来灌溉农田,农业废水的成分则多种多样,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不同发展目标的村镇,其废水需要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现有的黑臭河道治理用多功能水处理设备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黑臭河道治理用多功能水处理设备中污水反应池的底部为水平的,MBR膜组件作用下产生的污泥沉淀物分散在污水反应池的底部,使得距离污泥吸取泵较近的污泥集中区域抽取率较高,而距离污泥吸取泵较远的污泥集中区域抽取率较低从而易于堆积,不利于污水的转换,影响净化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臭河道治理用多功能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黑臭河道治理用多功能水处理设备中污水反应池的底部为水平使得污泥吸取泵较远的污泥集中区域抽取率较低从而易于堆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河道治理用多功能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门板和一体式污水处理箱,所述箱体门板安装在一体式污水处理箱的右端,所述一体式污水处理箱的右端内部设置有手动操作间,所述手动操作间的左侧设置有清水储放池,所述清水储放池的左侧设置有污水反应池,所述污水反应池的左侧设置有原水处理池,所述原水处理池与清水储放池的后端内壁上连接有内攀爬扶梯,所述原水处理池与清水储放池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检修开窗,所述污水反应池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坡型垫块,所述坡型垫块的左侧上端外壁上连接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的上端内部套接有伸缩拉杆,所述伸缩拉杆的上端连接有导向底板,所述导向底板的右端连接有转向夹板,所述转向夹板与导向底板之间通过活动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向夹板的左端内部设置有滑杆滑槽,所述伸缩拉杆的上端设置有穿连板,所述穿连板与导向底板之间通过固定滑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拉杆的最下端设置有拉杆限位卡脚,所述固定套管的最上端设置有套管限位卡脚,所述固定套管的上端外部套接有旋转调节套,所述旋转调节套的圆周外壁上连接有辅助转向盘。
优选的,所述污水反应池的左右两侧后端内壁上连接有MBR膜组件,所述污水反应池的左侧下端内部设置有污泥吸取泵,所述手动操作间的下端内部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右侧设置有电控柜,所述鼓风机的左侧设置有清水抽吸泵,所述清水抽吸泵的左侧设置有消毒设备箱体,所述污泥吸取泵、消毒设备箱体、清水抽吸泵与鼓风机均通过电控柜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底板为倾斜的圆弧状结构,所述导向底板的右端设置有转动夹片,所述导向底板右端的转动夹片固定插入到转向夹板的对向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坡型垫块的左端倾斜向下呈梯状结构,所述坡型垫块的上端外壁为光滑平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泽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泽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1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