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时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1084.5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2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好;李伟绮;赵建华;陈亮之;梁俊杰;李国权;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北京普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琳丽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时 灌溉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时灌溉系统,包括输水装置、至少一个储水装置和至少一个灌水器装置,输水装置的一端通过输水管路与至少一个分水管路连通,各分水管路上通过进水管连通有至少一个储水装置,储水装置与进水管之间设置有浮球阀,浮球阀设置在储水装置中,浮球阀用于控制储水装置内的水位,输水装置用于向储水装置中通入水,各储水装置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灌水器装置,灌水器装置包括渗透土柱,植物通过渗透土柱吸收储水装置内的水。本发明通过储水装置为媒介,将长距离正压输水装置和植物自适应灌溉的负压灌水器装置进行分离,实现间歇长距离正压输水与植株负压自适应连续灌溉并存的灌溉方式,能真正实现植物根系触发需水的自适应灌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水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时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和根本出路。目前公认最节水的灌溉方式为各种形式的微灌,主要有以色列地上滴灌、地下渗灌(包括微润灌溉、痕量灌溉)和负压灌溉等,但这些微灌方式都存在各种技术不足。1)以色列地上滴灌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属间歇式灌溉不能实现自适应灌溉,对水质要求极高,毛管铺设距离短(50-80m),地表蒸发损失量大,滴头易堵塞;地表铺管影响田间机械作业等。2)地下渗灌可实现连续灌溉,但不能实现植物根系需水触发的自适应灌溉,且对水质要求更高,需120-200目专用过滤装置、滴头更易堵塞,尤其是根系堵塞灌水器。3)负压灌溉是目前唯一能实现植物需水触动的自适应灌溉技术,但对灌水器输水封闭性要求高、陶土罐灌水器易堵塞,所有灌水器必须保证安装在同一个水平高度,负压输水不可能实现长距离输水,目前的应用范围只限于盆栽和温室等小面积试验或中试阶段。上述技术问题已经成为传统微灌技术(包括以色列滴灌、地下深灌和负压灌溉)发展与运用的瓶颈。从理论上讲,最节水的灌溉方式是根系触发式自适应灌溉,目前可以实现植株自适应灌溉的唯一技术是负压灌溉,但大面积应用时,毛管输水过程又必须通过加压才能长距离输水,目前已有的负压灌溉系统不能同时解决正负压这个矛盾,只能通过调整灌溉时间、工作压力、滴头出水流量进行节水灌溉,而很难真正实现植物自适应灌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时灌溉系统,通过储水装置为媒介,将长距离正压输水装置和植物自适应灌溉的负压灌水器装置进行分离,实现间歇长距离正压输水与植株负压自适应连续灌溉并存的灌溉方式,能真正实现植物根系触发需水的自适应灌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时灌溉系统,包括输水装置、至少一个储水装置和至少一个灌水器装置,所述输水装置的一端通过输水管路与至少一个分水管路连通,各所述分水管路上通过进水管连通有至少一个所述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与所述进水管之间设置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设置在所述储水装置中,所述浮球阀用于控制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位,所述输水装置用于向所述储水装置中通入水,各所述储水装置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灌水器装置,所述灌水器装置包括渗透土柱,植物通过所述渗透土柱吸收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
优选的,所述输水装置包括水源和过滤器,所述水源与所述过滤器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输水管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水源与所述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储水装置为储水罐,所述储水罐的罐盖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罐盖密封连接,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罐盖,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伸出地面。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中插设有油尺,所述油尺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储水罐底部,所述油尺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灌水器装置包括灌水管,所述灌水管与所述储水装置密封连接,所述灌水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渗透土柱段和砂砾段,所述渗透土柱段内填充有渗透土,所述砂砾段填充有砂砾,所述砂砾段的所述灌水管的管壁均匀设置有若干小孔,所述灌水管的上开口覆盖有过滤网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北京普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北京普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1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样品研磨辅助装置及其研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除雪灌溉一体化的新型农业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