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管的原位纠偏设计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01080.7 | 申请日: | 202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3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复明;方宏远;潘艳辉;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坝道工程医院(平舆);郑州维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F16L1/11;H02G1/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纠偏 设计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顶管的原位纠偏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顶管与地表坐标建立联系,将偏差段顶管位置反算至地表,进行测量定位,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抗拉强度以及安全系数计算原位修复顶推力;
S2、对地表定位进行验证,通过后将其标识为松土引导孔,进一步扩大松土引导孔的孔径后对顶管附近区域进行松土施工;
S3、根据顶管位置确定地表顶推点,进行标识后,在顶推点向下竖向钻孔至顶管底部平面标高,然后向顶推点竖向钻孔中植入高聚物注浆囊袋,进行囊袋内高聚物注浆,通过高聚物的膨胀力对顶管施加顶推力进行水平纠偏;在进行顶管水平顶推复位前需要建立变形监测系统,所述变形监测系统包括地表监测系统和顶管内部的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的实施方式包括设定监测频率以及连续监测;
S4、水平纠偏完成后,利用管底高聚物注浆技术适当抬升顶管并稳定顶管底部;
S5、顶管纠偏到位后,利用高聚物对顶管段四周进行填充封闭,然后对松土区域、松土引导孔、顶推点竖向钻孔进行置换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的原位纠偏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中进行水平纠偏方法具体为利用多点囊袋内高聚物注浆,通过调整高聚物囊袋的位置和数量对顶管同步施加顶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的原位纠偏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和S3中标识的具体方法为利用喷漆方法在地表进行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的原位纠偏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安全系数的取值为1.3或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的原位纠偏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的验证方法具体为利用钻机竖向钻孔的方式进行验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的原位纠偏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顶管附近区域的松土施工的方法具体为利用泥浆护壁清水旋喷钻进实施或泥浆护壁清水摆喷钻进实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的原位纠偏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中顶推点向下竖向钻孔的方法具体为利用汽车钻机成孔,钻孔直径为150mm~2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的原位纠偏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5中的置换固定材料为水泥浆液或素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顶管的原位纠偏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也适用于矩形顶管及地下综合管廊的原位纠偏设计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坝道工程医院(平舆);郑州维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坝道工程医院(平舆);郑州维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10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有机上转换器件
- 下一篇:一种在线自动取样配比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