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行跨行支付业务下的账务与报文分离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0835.1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3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范啸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40/12;G06Q20/10;H04L67/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汤在彦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行 支付 业务 账务 报文 分离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银行跨行支付业务下的账务与报文分离的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支付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跨行支付请求;第一阶段账务分布式处理器,用于将客户账户的资金扣至分布式临时账户;请求生成模块,用于在分布式临时账户扣账成功后,生成备付金账户入账请求及支付报文处理请求;请求分离模块,用于将备付金账户入账请求发送至备付金账户入账请求缓冲池,将支付报文处理请求发送至支付报文处理请求缓冲池;账务请求监控模块,用于在发现备付金账户入账请求时,调用第二阶段账务处理器依次串行进行备付金账户的账务处理;报文请求监控模块,用于在发现支付报文处理请求时,并发的调用报文处理模块进行支付报文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行支付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银行跨行支付业务下的账务与报文分离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银行网上实时支付系统中,为了提高响应效率和客户体验,在银行系统设计上往往是借记客户账,贷记备付金账户,然后发支付报文,账务到位后发送报文,实现实时支付。基于这种方式,如图5所示,各商业银行需要在人民银行总行开立一个备付金账户,统一通过人行总行一点进行资金清算即可,这样既简化的管理,也极大提高了备付金资金使用效率,这种“一点清算”方式在人民币支付系统已实现。
但是,这种方式在实现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一点清算”导致所有支付业务都会贷记备付金账户,从而产生资源瓶颈,备付金账户扣账和支付报文生成、发送紧耦合,于是账务处理和报文处理是串行关系,并且形成了强依赖。
2、在大并发情况下,贷记备付金账户可能处理缓慢、超时甚至故障会导致整个交易失败,而此时,客户账户扣款和报文处理组件都可能正常运转。这样导致内部问题和故障影响外部客户,局部问题影响全局。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银行跨行支付业务下的账务及报文的处理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银行跨行支付业务下的账务与报文分离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通过“账务分布式两阶段提交”的方式和“账务报文分离”的方式,解决了目前跨行支付中出现的问题,将备付金账户扣账和支付报文生成发送解耦,利用账务报文分离方式将账务处理请求和报文处理请求分离,通过两个独立的请求缓冲池以及相对应的侦听处理进程,实现备付金账户记账和生成发送支付报文独立并行的分离处理,在保证账务处理的正常运转下,极大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银行跨行支付业务下的账务与报文分离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支付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跨行支付请求;
第一阶段账务分布式处理器,用于将所述跨行支付请求中的客户账户与一分布式临时账户进行匹配,将所述客户账户的资金扣至所述分布式临时账户;
请求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分布式临时账户扣账成功后,生成备付金账户入账请求及支付报文处理请求;
请求分离模块,用于根据生成的请求类型,将所述备付金账户入账请求发送至备付金账户入账请求缓冲池,将支付报文处理请求发送至支付报文处理请求缓冲池;
账务请求监控模块,用于对所述备付金账户入账请求缓冲池进行扫描,在发现所述备付金账户入账请求时,调用第二阶段账务处理器依次串行进行备付金账户的账务处理;
报文请求监控模块,用于对所述支付报文处理请求缓冲池进行扫描,在发现所述支付报文处理请求时,并发的调用报文处理模块进行支付报文的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分布式临时账户的数量根据业务量进行设定,并分布在不同的数据库或放在分布式缓存中,根据地域或业务类型进行分组。
进一步的,所述账务请求监控模块具体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0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