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叶除杂提质分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00251.4 | 申请日: | 202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边文杰;王浩军;张福建;吴克松;张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B7/00 | 分类号: | A24B7/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叶 杂提质分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叶除杂提质分切方法,是先对烟叶进行剪切,使烟叶分成两部分,即叶缘部分和叶中部分,去除叶缘部分,然后再将剩余叶中部分切成烟丝并应用。通过本发明的分切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烟叶杂气,提高烟叶质量,提升烟叶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初烤烟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叶的除杂提质分切方法。
背景技术
同一片烟叶而言,因茎叶夹角的存在,导致同一片烟叶不同区段(叶缘和叶中)光照条件和有效积温等的差异,这势必造成烟叶不同区段(叶缘和叶中)内含物质代谢、转化和积累的程度不同,从而致使同片烟叶的不同区段(叶缘和叶中)在常规化学指标、感官质量、组织结构乃至机械加工性能等方面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在烟叶生产过程中,烟叶叶缘部分往往枯焦病斑较为集中且内含物欠充实,这会导致叶缘区段枯焦气及木质气等杂气突出。
现有烟叶分切技术主要依据烟叶叶尖、叶中及叶基之间的质量差异而进行分切,这种分切方法没有对烟叶杂气产生的主要区段进行细致研究,无法对烟叶杂气进行有效去除。现有三段式分切方法往往只对质量相对较差的叶基(也是本方法叶缘的一部分)进行了分离,还有大量产生杂气的区段被夹杂在好烟叶中使用,影响整体烟叶质量的表达。因此研究不同区段烟叶质量差异,控制杂气产生的主要区段的烟叶使用,从而提高烟叶的综合利用价值及工业可用性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叶除杂提质分切方法,以期可以有效减少烟叶杂气,提高烟叶质量,提升烟叶使用价值。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叶除杂提质分切方法,其特点在于:先对烟叶进行剪切,使烟叶分成两部分,即叶缘部分和叶中部分,去除叶缘部分,然后再将剩余叶中部分切成烟丝并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剪切是在叶缘向叶内0.5-2.5cm处进行剪切。
针对同一片烟叶不同区段质量差异较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烟叶分切处理方式,将叶缘和叶中部分予以分离,通过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测定,印证分离思路的有效性,分离质量较差部分,从而有效减少烟叶杂气,提高烟叶质量,提升烟叶使用价值。具体步骤如下:
(1)在相同产地、相同品种、相同等级、同一批次的烟包中挑选20片烟叶,分别测量每片烟叶的长和宽,要求各烟叶的叶长差异≤3cm、叶宽差异≤2cm;
(2)将选出的20片烟叶中的5片烟叶不做分切,即整叶;剩余需要分切的15片烟叶整齐叠放在一起,在叶缘向叶内0.5-2.5cm处进行剪切,使烟叶分成两部分,即叶缘部分和叶中部分;收集叶缘、叶中及整叶,分离主脉,分别切成烟丝并混匀;最后再将上述3部分烟丝各分成2份,一份用于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一份用于感官质量评定;
(3)以常规化学成分指标和感官质量总分作为评价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质量差异;
(4)依据工业评价指标,分离质量较差区段后,余下部分质量表现越好,应用前景越好。
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表现由高到低排序为叶中、整叶、叶缘,因此可以将烟叶叶缘部分予以分离,从而减少烟叶杂气,提高烟叶质量。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依据烟叶叶缘与叶中之间的质量差异进行分切,在适宜位点分离叶缘后,烟叶叶中区段品质明显改善,更协调,杂气(主要是枯焦气)明显减轻,口感明显改善,质感明显提升。通过本发明的分切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烟叶杂气,提高烟叶质量,提升烟叶使用价值。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烟叶分切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0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