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内冷水系统均压电极在线除垢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0212.4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传;杨惠霞;刘行行;魏疆;于文涛;董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66 | 分类号: | C11D1/66;C11D3/20;C11D3/32;C11D3/06;C11D3/34;C11D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直流 输电 换流 冷水 系统 压电 在线 除垢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内冷水系统均压电极在线除垢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酸性介质40.0~50.0份、增效剂0.5~1.0份、分解剂0.5~1.0份、缓蚀剂0.3~0.5份、表面活性剂0.3~0.5份、去离子水溶剂47.0~58.4份。本发明在使用时的操作步骤包括配制除垢剂、慢速进药和循环除垢几个步骤。本发明提供的除垢剂,能进行不停运式在线除垢,降低了劳动强度,可有效去除均压电极表面的结垢等沉积物,使换流阀能长期稳定运行,安全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本发明的除垢剂具有使用方法简单、除垢效率高、不用停运、经济成本低等优点;还可以大大提升换流阀换热效率,有效提高运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换流阀设备除垢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均压电极在线除垢剂。
背景技术
换流阀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设备,运行功率较大、额定电流高达5000A,可导致晶闸管、阳极电抗器等可控硅元器件温度急剧上升,使得换流阀在正常换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热量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冷却,将会直接影响直流输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甚至造成直流输电系统非停事故。
为避免换流阀内各元器件由于过热受到损坏,一般采用去离子水为换流阀内冷水系统的冷却剂对阀体内设备进行降温,故换流阀内冷水系统在整个直流输电工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去离子水具有较低电导率,但在阀塔内的不同电位点之间流动会产生电位差,并产生一定的电解电流,使金属基体发生电化学腐蚀,导致内冷水系统管路出现渗漏、堵塞的现象。在换流阀内冷水系统管路的适当位置配置均压电极,便能很好地抑制电解电流对金属件的腐蚀问题。而运行经验表明,换流阀长期运行后均压电极表面会沉积垢层,随着结垢量日益增多,导致均压电极均压能力降低,加速金属器件腐蚀,不仅会堵塞冷却管路、降低换热效率、甚至造成主水管击穿事故,严重威胁换流阀系统安全运行。积垢严重时,垢层可能脱落堵塞水管,引起换流站停运。据统计,超过66%的阀冷系统故障与阀冷系统腐蚀和结垢相关,阀冷系统腐蚀和结垢问题是近几年来困扰换流阀安全的重要难题。
在传统的清除电极沉积物过程中,手工除垢比较容易,汇流管进出口法兰处等部位的垢层可通过人工擦拭、敲碎等方法进行去除。可传统手工处理方法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不一,而且清理过程必须使换流阀系统停运,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成本损失。中国专利CN201810012502.4提出了一种换流阀均压电极除垢清洗剂,但该除垢剂侧重于设备间歇性或检修期间的清洗除垢技术,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在线运行阶段实时防控功能的除垢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内冷水系统均压电极在线除垢剂,以解决传统的人工除垢或间歇式除垢中需要换流阀系统停运的问题,以达到进行不停运式在线除垢处理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内冷水系统均压电极在线除垢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酸性介质40.0~50.0份、增效剂0.5~1.0份、分解剂0.5~1.0份、缓蚀剂0.3~0.5份、表面活性剂0.3~0.5份、去离子水溶剂47.0~58.4份;
所述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内冷水系统均压电极在线除垢剂在使用时的操作步骤包括配制除垢剂、慢速进药和循环除垢几个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酸性介质包括酒石酸20.0~25.0份、乙二酸20.0~25.0份。
进一步的,所述增效剂为碳酸胍。
进一步的,所述分解剂为六偏磷酸钠。
进一步的,所述缓释剂为甲苯硫脲。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N.N-双羟乙基烷基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0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