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卡扣无螺钉的减压阀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99850.9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樊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响 |
| 主分类号: | F16K17/30 | 分类号: | F16K17/30;F16K2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03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卡扣无 螺钉 减压阀 | ||
一种螺旋卡扣无螺钉的减压阀,主要包括前盖、阀芯、阀芯“O”形圈,胶塞、活塞、活塞“O”形圈、弹簧、后盖,其特征是前盖和后盖采用螺旋卡扣连接,无需使用螺钉装配设计结构方案。其结构简单、生产工艺性好,装配效率高,并且减压性能好、采用双O形圈耐用可靠,可以在净水机与商业饮水机行业的产品上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螺旋卡扣无螺钉的减压阀涉及水处理行业的商用饮水机、家用净水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还涉及在城市自来水、生活用水供水系统上和净水器集成水路板上使用减压阀的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成水路板上所用的减压阀采用较多的螺钉将前后阀体外壳进行连接紧固,如图11序号55所示的专利提前公开号:2019112725546,专利在先申请号:2018116310773的一种集成水路板专用U形减压阀采用的螺钉数就有4颗之多。因减压阀内部有弹簧,生产过程首先要把弹簧压紧防止阀体外壳弹开,再来安装4颗螺钉,因此这种结构设计方案生产非常不方便且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集成水路板专用U减压阀采用较多螺钉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螺旋卡扣无螺钉的减压阀,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卡扣无螺钉的减压阀,主要包括前盖、阀芯、阀芯“O”形圈,胶塞、活塞、活塞“O”形圈、弹簧、后盖,其特征是前盖和后盖采用螺旋卡扣连接、无需使用螺钉装配的设计方案;减压阀内部的活塞“O”形圈套在活塞外圆柱面上,与后盖形成密封配合,阀芯“O”形圈套在阀芯外圆柱面上,与活塞进水端内圆柱面形成密封配合。胶塞装在活塞上,活塞在前盖与后盖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进行往复运动。由前盖、后盖、弹簧、活塞与活塞“O”形圈、阀芯与阀芯“O”形圈、胶塞与活塞构成减压阀的进、出水压力调节系统,当进水水压的波动引起活塞出水端处压力变化时,会推动活塞和胶塞一道克服弹簧弹力来调节阀门开闭区的开度,实现减压、稳压的功能。
本减压阀的设计方案是在后盖上设有凸起的螺旋卡扣牙,在前盖上设有螺旋滑道和螺旋牙啮合扣及螺旋卡扣窗口,并在螺旋卡扣窗口的中间设有加强筋,当后盖上的螺旋扣牙顺着前盖的螺旋滑道旋紧时会与前盖的卡扣窗口及螺旋牙啮合扣卡紧。
本减压阀的设计方案是当螺旋卡扣安装到位后,在减压阀的前盖上有一个销钉,刚好落入到在后盖上的一个销钉孔内形成前盖、后盖的固定装配。
本减压阀的设计方案是在后盖上设有自锁凸筋,在前盖上设有自锁凹槽,当后盖旋入前盖时自锁凸筋卡入自锁凹槽内,形成自锁。
本减压阀的设计方案是在前盖进水插杆根部设有T字形带圆弧的加强筋,在后盖出水插杆根部设有十字形带圆弧的加强筋。
现有减压阀的活塞O形圈是安装在有槽内的活塞上,本减压阀的设计方案是活塞是无槽设计,活塞O形圈是套在活塞无槽外圆柱上的。
本减压阀的设计方案是阀芯密封和活塞密封圈都采用双“O”形圈方式进行密封,提高密封效果。
本减压阀的设计方案是在减压阀前盖上设有与集成水路板固定连接的螺钉安装座板,通过螺钉将螺钉安装座板与集成水路板螺钉柱形成牢固连接后,将进水插杆、出水插杆分别插入集成水路板进水口、集成水路板出水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螺旋卡扣无螺钉的减压阀,其结构简单、生产工艺性好,无需螺钉装配。并且减压效果好、在密封位置都上采用双O形圈密封,耐用可靠、性价比好,可以在净水机与商业饮水机行业的产品上得到广泛应用。净、饮水机使用减压阀后,可以减少整机系统的受水压力强度,大大降低净水设备的零部件、及整机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螺旋卡扣无螺钉的减压阀装配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一种螺旋卡扣无螺钉的减压阀与集成水路板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响,未经樊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98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