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用温度监控及预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9644.8 | 申请日: | 202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4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汪春来;唐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新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40 | 分类号: | H01F27/40;H01F27/12;G01J5/00;G01K1/022;G01K1/024;G01K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 器用 温度 监控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工作监控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用温度监控及预警系统,包括监控单元和预警单元,监控单元包括设置在变压器油箱内的第一油温传感器、设置在变压器油枕内的第二油温传感器、设置在变压器上的红外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接收温度检测数据的控制器,第一油温传感器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竖向排列设置,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若干个,红外温度传感器分散设置在变压器油箱内壁的绝缘隔断旁;控制器内置有储存模块、计时模块、计算模块以及断路保护模块。本发明具有便捷监控变压器的工作温度,监控结果精准度高,预警及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工作监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器用温度监控及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压器的工作温度过高时,各元件的绝缘保护容易因为高温而分解或损坏,进而变压器故障、失火以及爆炸的可能大大增加。故而现有变压器使用时,需要定期检查工作温度和实际的工装状况,易降低失火或爆炸事故发生的概率。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3443672U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配置红外测温装置的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变压器本体的外壳配装有红外测温装置。通过红外测温装置实时监控变压器的温度,测温范围广,监控方便。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变压器多设置在户外,红外辐射是在大气中传播的,大气环境对红外测温精准度的影响极大。大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均具有红外吸收性能,大气环境中的雾、灰尘等固态或液态的悬浮颗粒,也对红外辐射有强烈的衰减和吸收作用。该红外测温装置的检测出的温度值不精确,不能在变压器工作温度过高时及时预警,进而变压器内的冷却油会因高温而分解出有可燃性气体,绝缘因高温而被破坏,极易发生爆炸或燃烧等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用温度监控及预警系统,其具有便捷监控变压器的工作温度,监控结果精准度高,预警及时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变压器用温度监控及预警系统,包括监控单元和预警单元,所述监控单元包括设置在变压器油箱内的第一油温传感器、设置在变压器油枕内的第二油温传感器、设置在变压器上的红外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接收温度检测数据的控制器,所述第一油温传感器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竖向排列设置,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分散设置在变压器油箱内壁的绝缘隔断旁;
所述控制器内置有储存模块、计时模块、计算模块以及断路保护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油温传感器和第二油温传感器检测变压器冷却油油温,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变压器绝缘隔断的温度,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始终位于室内,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不易因为与大气环境接触而降低,变压器油箱内不同高度处的油温不等,第一油温传感器竖向排列设置使得监测范围全面通过上述温度监控结构可及时发现冷却油是否要因高温而挥发出可燃性气体,可及时发现绝缘隔断是否要因高温而绝缘失效,进而通过预警单元及时报警,变压器及时检修方便,变压器运行更安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警单元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预警器和显示器,所述预警器内置有发声模块和远程通讯模块,所述显示器设置在变压器外,所述显示器上设置有用于保护显示器的防护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警器可现场发声报警和远程通讯报警,显示器上显示温度监测数据,使用者查看方便,且有防护组件保护显示器,降低显示器损坏或磨花的可能性,该系统的使用效果稳定且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警单元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黑匣子,所述预警单元还包括为黑匣子提供视频信息的监控器,所述监控器设置在变压器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黑匣子内记录有温度监测数据和视频监测数据,即使有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也能通过寻找黑匣子和黑匣子内的信息追溯事故发生的原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新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新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96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