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异性检测BRAF基因突变的抗体及其在制备癌症检测试剂盒中的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9617.0 | 申请日: | 202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5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欢;侯冬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达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6/32 | 分类号: | C07K16/32;G01N33/577;G01N33/574;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 检测 braf 基因突变 抗体 及其 制备 癌症 试剂盒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特异性检测BRAF基因突变的抗体及其在癌症检测中的用途。本发明采用600E多肽进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并且以V600作为反筛蛋白最终得到了特异性针对600E突变的多肽的单克隆抗体,并且将该单克隆抗体通过磁珠进行偶联后,能够特异性的检测600E突变的细胞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体领域,更具体的涉及特异性检测BRAF基因突变的抗体及其在制备癌症检测试剂盒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RAF基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的最重要的原癌基因之一,有ARAF、BRAF、CRAF3种亚型。其中BRAF具有最强的激酶活性,由18个外显子组成,编码蛋白约94kDa;由于第15外显子的单个碱基发生胸腺嘧啶(T)和腺嘌呤(A)的错义突变,导致翻译蛋白600位密码子的缬氨酸被谷氨酸取代,产生蛋白序列改变,即V600E突变。除V600E突变外,BRAF基因的外显子15中测到许多独特且罕见的非热点突变,如T599I、T599dup、K601E。BRAF基因V600E突变导致KRAS/BRAF/MAPK通路传导异常,引起细胞过度增殖和分化而诱发肿瘤,并对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在结肠腺癌中BRAF基因V600E突变提高了ERK、NFκB活性和小鼠胚胎NIH3T3细胞转化能力;研究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BRAF基因V600E的表达,能够有效降低MAPK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生长和促进凋亡,明确了BRAF基因对细胞具有调控作用。现有临床证据表明,BRAF基因V600E突变对结肠癌具有明确的预后价值;因BRAF基因V600E突变型结肠癌的恶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率高,常导致较差的临床结果。Ahn等报道,BRAF基因V600E突变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与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但BRAF基因V600E突变型可能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BRAF基因野生型结肠癌患者可以从抗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中获益,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明显优于突变型。
BRAF V600E突变会促进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导致TSHR沉默或者表达显著下降,使促甲状腺素(TSH)反馈性升高,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BRAF V600E基因突变协同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也在PTC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共同存在于PTC的比例为7%~8%,其可能的机制是异常激活BRAFV600E-MAPKFOS-GABP-TERT信号转导通路,经BRAF V600E激酶磷酸化的低聚果糖(FOS)在此通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BRAF V600E突变通过癌基因MYC以非TERT启动子突变依赖性的方式上调TERT表达同样促进了PTC的发生。Xing等研究发现,同时携带有BRAF和TERT两种突变会导致PTC患者的复发和死亡风险急剧上升。上述研究表明BRAF V600E突变是PTC形成与进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改变,为PTC的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于BRAF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关系,研究黑素瘤BRAF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变得尤为重要。测序是最直接的BRAF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第一代测序法又称直接测序法,包括Sanger测序法和焦磷酸测序法。第二代测序法(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简称NGS,通过片段化DNA及荧光标记PCR等技术实现了高通量测序。NGS对样本DNA的含量和质量要求较高。Larsen等在对黑素瘤的突变检测中发现,因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FFPE)储存时间过长而导致的DNA降解会影响PCR的过程。组织内黑素沉积过多也会影响PCR过程。此外,在NGS检测中,V600E与V600K存在交叉反应,并存在与V600R等其他突变发生交叉反应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达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方达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9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