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发射波长红色荧光碳量子点、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9477.7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苏日古;顾立伟;刘佳幸;徐泉;陈莉娟;陈森;游红娟;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C01B32/15;B82Y20/00;B82Y40/00;G01N15/08;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 波长 红色 荧光 量子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双发射波长红色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盐酸胍和邻苯二胺分散于乙醇中,得到前驱体溶液;
S2,将所述前驱体溶液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得混合溶液;
S3,将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过滤纯化得到双发射红色碳量子点溶液;
S4,将所述双发射红色碳量子点溶液除去液体溶剂并进行干燥,得到双发射波长红色荧光碳量子点固体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溶液中盐酸胍与邻苯二胺的质量比为1:0.01~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将盐酸胍和邻苯二胺分散于乙醇中,进行超声后得到所述前驱体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述反应釜为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高压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40~240℃;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8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过滤纯化采用圆筒形膜分离过滤器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膜分离过滤器为截留分子量3kDa、5kDa、10kDa、20kDa和30kDa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将双发射红色碳量子点溶液在25~45℃条件下旋蒸除去溶剂,之后在45~85℃条件下烘干至变为干粉末。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双发射波长红色荧光碳量子点。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发射波长红色荧光碳量子点在重金属离子检测、油田注入井中的高渗通道的识别、岩石的裂缝识别、孔隙度测量和渗透率测量中作为示踪剂的应用。
11.一种油田注入井中的高渗通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发射波长荧光碳量子点加入到注入水溶液中,配制得到红色碳量子点液体溶液;
2)将所述红色碳量子点溶液通过注入井输送至指定层位;
3)所述红色碳量子点溶液在一段时间的注入水驱油作用下逐渐达到采油井井底;
4)在采油井取样处,取一定量的油水混合物,在紫外灯下观察所述双发射波长荧光碳量子点的荧光,并用光谱仪测定所述双发射波长荧光碳量子点的含量;
5)通过测定不同层位注入井所述双发射波长荧光碳量子点出现的时间及含量判断注入井高渗通道的层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在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测定注水油田地层水和所述双发射波长荧光碳量子点的配伍性和荧光萃灭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94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