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iTi合金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9330.8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5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闫志巧;陈峰;施麒;徐平;毛新华;刘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2F9/14 | 分类号: | B22F9/14;B22F9/04;B22F1/065;B33Y40/10;B33Y7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niti 合金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Ti合金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NiTi合金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混合均匀的NiTi混合粉在600~900℃的温度下合金化,再将获得的合金粉碎后的粉末通过射频等离子体球化处理;其中,NiTi混合粉从300℃升温至600~900℃的过程的升温速率不超过1.5℃/min。通过严格控制300℃到600~900℃的升温速率,使NiTi混合粉合金化过程中Ni粉和Ti粉之间能够生成纯相的NiTi合金,能够有效减少等离子体球化处理过程中Ni元素的烧损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分偏差,并抑制杂质相的生成。因此,使得最终获得的NiTi合金粉末粒径细小,粒径分布集中,球形度好,缺陷少,相纯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NiTi合金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NiTi形状记忆合金具有独特的超弹性和形状记忆功能,同时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耐蚀性等,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NiTi合金熔点高、机械加工性能差,采用传统的铸锻方法制得的NiTi形状记忆合金部件,不仅成本较高,也难以获得复杂形状,较大程度限制了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使用。近年发展起来的3D打印技术有望为低成本制造具有复杂形状的NiTi合金部件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NiTi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金属间化合物,在制备过程中容易生成一些杂质相,如Ni3Ti、NiTi2、Ni4Ti3等。这些杂质相不仅会导致材料力学性能降低,损害材料的形状记忆效果和超弹性,富Ni相还会导致生物相容性下降。更关键的是,部分杂质相(如NiTi2)一旦生成,很难通过后续热处理消除。因此,制备高纯相的NiTi合金粉,对于获得高品质的3D打印NiTi合金部件至关重要。
目前用于3D打印NiTi合金的原料包括NiTi合金粉和Ni粉与Ti粉的混合粉。NiTi合金粉主要通过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PREP)、电极感应熔炼雾化法(EIGA)和等离子熔丝雾化法(PA)三种方法制备。总体而言,雾化法制备成本比较高昂,除此之外,PREP法制得的NiTi合金粉粒径比较粗大,且含有杂质相,对3D打印的能量要求也较高,容易在打印过程中生成较大尺寸的杂质。EIGA法制得的NiTi合金粉不仅细粉收得率较低,而且存在卫星粉、空心粉和异形粉等缺陷,影响3D打印件的致密度。PA法需以细直径的NiTi合金丝为原料,进一步增加了NiTi合金粉的价格。为了降低成本,部分3D打印NiTi合金部件以Ni粉与Ti粉的混合粉作原料。混合粉不可避免地造成成分偏析,最终导致打印件性能劣化。
因此,目前3D打印用NiTi粉普遍存在相纯度、粒径大小和分布、流动性等不能够满足打印要求,且成本普通较高的问题。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NiTi合金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NiTi合金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混合均匀的NiTi混合粉在600~900℃的温度下合金化,再将获得的合金粉碎后的粉末通过射频等离子体球化处理;其中,NiTi混合粉在升温至300℃以后,继续升温至600~900℃的过程的升温速率不超过1.5℃/min。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NiTi合金粉,其由前述实施例所述的NiTi合金粉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NiTi形状记忆合金部件,其由前述实施例的NiTi合金粉制备。
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打印NiTi合金部件,其采用前述实施例的NiTi合金粉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9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