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G微基站的在线监控系统及5G微基站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8205.5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6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罗军;王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联合创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1/02 | 分类号: | H04Q1/02;H04W2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在线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G微基站的在线监控系统及5G微基站,涉及通信基站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所述5G微基站包括设置在机房内的主设备、耦接于主设备的副设备、耦接在副设备上的天线面板以及用于为天线面板提供高度的增高塔,所述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增高塔上的用于阻止雨水侵入天线面板以及副设备的防雨装置,所述增高塔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下雨的雨水检测装置,所述雨水检测装置耦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雨水检测装置发出的下雨信号后控制防雨装置执行防雨动作,所述控制模块接收雨水检测装置发出的晴天信号后收起防雨装置执行回收动作。本发明解决了5G微基站潮湿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具有不易被雨水侵蚀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基站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5G微基站的在线监控系统及5G微基站。
背景技术
5G基站是5G通信的枢纽,5G网络的搭建需要用基站将服务器与用户端形成连接,5G基站是5G网络建设中的一个核心的建设。
基站分宏站和室分站,其中,宏站建设在室外,包括铁塔、固定在铁塔上的天线面板上,铁塔旁边设置有机房,机房内装有用于信号转接的主设备,铁塔上固定有副设备,主设备输入端通过网线或光纤连接服务器,主设备的输出端通过网线或光纤连接在副设备上,副设备通过网线或光纤连接在天线面板上,5G信号通过主设备以及副设备经过天线面板输出给天线面板工作范围内的用户。
室分站,用在房屋、建筑物内部的网络设施的搭建,机房为建筑物的其中一个或多个房屋,一般情况下仅有一个房屋即可足够机房的搭建,室分站的副设备安装在弱电井内,天线面板间隔分布在天花板上,每个天线面板覆盖一片区域,通过若干个天线面板覆盖整个建筑物内让整个建筑物内提供网络信号。
在5G网络中,由于城市内的楼层比较高,对宏站的遮挡比较严重,会出现很多宏站覆盖不到的地方,且5G网络与3G、4G网络相比,宏站的天线面板的覆盖面积较小,所以,在5G网络中新出现一种微站,用于填补5G网络中没有被覆盖的地方,微基站的覆盖面积小,所以为了覆盖更多的面积,需要较多的微基站。
由于微基站比较多,且5G微基站中,天线面板与副设备(RRU)集成在一起,雨水对5G微基站的危害相对4G基站以及3G基站都更大。
现有技术中,对天线面板以及副设备(RRU)做了较多的防水结构能够保证天线面板以及副设备不易被雨水侵蚀,但是若雨水在天线面板上长时间不被清理,依然容易对天线面板以及副设备RRU造成腐蚀或侵害,且5G微基站与3G、4G基站不同之处在于,5G微基站的高度比较低,一般只有5-6米,而3G、4G的室外基站一般12米-20米甚至更高,在高处被雨水打湿的天线面板容易风干,由于高空中的气流较大,但是由于5G微基站高度不够,且设置在城镇中,被建筑物遮挡,气流不足以风干5G设备的天线面板以及副设备RRU,所以对于5G微基站的防水措施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微基站的在线监控系统,具有阻止雨水侵蚀5G基站的优点。
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5G微基站的在线监控系统,所述5G微基站包括设置在机房内的主设备、耦接于主设备的副设备、耦接在副设备上的天线面板以及用于为天线面板提供高度的增高塔,所述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增高塔上的用于阻止雨水侵入天线面板以及副设备的防雨装置,所述增高塔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下雨的雨水检测装置,所述雨水检测装置耦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雨水检测装置发出的下雨信号后控制防雨装置执行防雨动作,所述控制模块接收雨水检测装置发出的晴天信号后收起防雨装置执行回收动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天线面板内的湿度,当湿度过高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防雨装置对天线面板进行防雨,当雨水检测装置检测到没有下雨时,收回防雨装置,让天线面板以及副设备暴露在空气中,进行风干,阳光的直射也能对天线面板以及副设备进行烘干,让天线面板以及副设备不易被雨水长时间侵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联合创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联合创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8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edis的单点登录方法
- 下一篇:水平对绞电缆用纵包一体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