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用碳素阳极的成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98051.X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6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都小平;都林涛;吴小永;史志立;刘志强;张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7/24 | 分类号: | B29C67/24;B29C35/16;B29C67/04;B29B13/02;C25C3/12;B29K95/00 |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秦贞明 |
| 地址: | 4545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素 阳极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用碳素阳极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液体配料:首先将液体沥青配料的加热温度加热至180‑200℃,并加热5分钟,随后将液体改性沥青树脂添加入热混料搅拌机的内部进行混料加热,加热至200℃并混料加热15分钟;S2,取料成型:将混合好的配料取出热混料搅拌机,并进行成型处理,开启振动成型机,使得配重锤作用到生坯上,达到振动设定时间,振动成型机关闭,其中振动设定时间为105‑120s。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简单,通过设置合适的混料时间,以保证混料加热的效果,也不会出现糊料变干的情况,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通过设置合适的冷却时间,能够得到更高质量的铝用炭素阳极,提高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用碳素阳极成型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用碳素阳极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用碳阳极是指铝电解槽中与电源正极相联的碳质电极,为铝电解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碳阳极本体和金属阳极导电体。在铝工业发展初期,采用数千安培的小型预焙阳极,这与当时炭家工业的生产水平相适应。为了扩大阳极尺寸借以提高电流强度,在20世纪20年代初参照当时铁合金电炉的连续自焙电极型式,在铝电解槽上装设,连续自焙阳极,采取旁插棒式。在40年代,为了简化阳极操作和提高机械化程度,又发展了上插棒式自焙阳极。在50年代,由于碳电极质量的提高以及振动成型制造大规格预焙阳极碳块的成功,预焙阳极被广泛采用。在80年代后期,最新式的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的电流容量已达到280-300kA以上。
目前,在传统的铝用碳素阳极成型制备工艺中,混料加热时所设置的混料时间容易出现时间太短,导致达不到提高温度效果的情况,影响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容易出现混料加热时所设置的时间太长,容易出糊料变干的现象,从而使得产品的体积密度会下降,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且冷却时所设置的时间,当冷却时间太短的话,则达不到冷却目的;当冷却时间太长的话,则会影响到小块阳极物料的成型质量,从而无法得到高质量的铝用炭素阳极,大大的降低了产品合格率,甚至产品会有裂纹,使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铝用碳素阳极的成型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铝用碳素阳极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液体配料:首先将液体沥青配料的加热温度加热至180-200℃,并加热5分钟,随后将液体改性沥青树脂添加入热混料搅拌机的内部进行混料加热,加热至200℃并混料加热15分钟;
S2,取料成型:将混合好的配料取出热混料搅拌机,并利用振动成型机进行成型处理,开启振动成型机,使得配重锤作用到生坯上,达到振动设定时间,振动成型机关闭,其中振动设定时间为:105-120s;
S3,脱模冷却:混合配料通过振动成型机成型为小块阳极物料,随后将小块阳极物料进行脱模处理,脱模后将小块阳极物料推入水池内进行水冷却,冷却3.5-8min;
S4,碳化烧成:将水冷却后的小块阳极物料移动至碳化窑的内部进行埋碳碳化,并以4℃/h升温到1200℃并保温105小时,随后将小块阳极物料进行自然冷却;
S5,取料组装:待小块阳极物料自然冷却至室温时,可取出产品进行组装工作;
S6,检测入库:将组装后的产品进行检测,方便小块阳极物料的测性能指标,检测后入库保存。
本发明制作方法简单,通过设置合适的混料时间,可避免混料时间出现太短的情况,达不到提高温度的效果,也避免混料时间太长容易出糊料变干的现象,使得产品的体积密度会下降,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通过设置合适的冷却时间,能够有效的防止冷却时间太短,则达不到冷却目的,也避免冷却时间太长会出现,影响到小块阳极物料的成型质量,从而能够得到更高质量的铝用炭素阳极,提高产品合格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未经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80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