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选煤滤液液位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98044.X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谢彪;扣红卫;刘法允;阮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F04B49/02;F04B49/10;B01D35/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煤 滤液 控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煤滤液液位控制装置,包括煤泥过滤装置、滤液池侧壁顶端设置的最高液位检测装置和侧壁底端设置的最低液位检测装置,滤液池顶部设置有转排泵、滤液泵、报警装置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转排泵的输入端设置伸入滤液池底部的管道,输出端设置与其管道连接的溢出池,滤液泵的输入端设置管道与煤泥过滤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设置伸入滤液池底部的管道,最低液位检测装置、最高液位检测装置、转排泵、滤液泵和报警装置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水泵自动控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精减了岗位,优化人力资源,避免了启停不及时造车水泵空转,降低电耗,声光报警器及时报警,避免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选煤滤液液位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现大多煤矿的选煤厂压滤车间滤液泵多设水泵岗位,不仅需要观察滤液池中滤液水位,还要根据水位高低采用人工启停滤液泵工作,在控制压滤机入料和卸料正常工作的同时还需根据滤液池内液位高度对滤液泵进行控制,导致监控距离远操作不方便,造成滤液泵经常处于监管不到位的状态,滤液池液位较低时,不能及时开泵,滤液泵空余,滤液池液位较高时,不能及时关闭滤液泵,使滤液溢出,损害滤液泵,造成电力能源消耗高,增加了劳动力和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滤液池液位无法及时控制的选煤滤液液位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选煤滤液液位控制装置,包括煤泥过滤装置、滤液池侧壁顶端设置的最高液位检测装置和侧壁底端设置的最低液位检测装置,滤液池顶部设置有转排泵、滤液泵、报警装置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转排泵的输入端设置伸入滤液池底部的管道,输出端设置与其管道连接的溢出池,滤液泵的输入端设置管道与煤泥过滤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设置伸入滤液池底部的管道,其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置有多个对应连接于最低液位检测装置、最高液位检测装置、转排泵、滤液泵和报警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且输出控制信号。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选煤滤液液位控制装置,煤泥过滤装置设置为煤泥压滤机,煤泥压滤机的输出端与滤液泵的输入端管道连接。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选煤滤液液位控制装置,最高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选煤滤液液位控制装置,最低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选煤滤液液位控制装置,煤泥压滤机与滤液泵之间的管道设置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与煤泥压滤机的输出端管道连接,输出端与滤液泵的输入端管道连接,其中,第一电磁阀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选煤滤液液位控制装置,转排泵输入端设置的伸入滤液池底部的管道设置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与转排泵的输入端管道连接,其中,第二电磁阀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选煤滤液液位控制装置,报警装置包括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选煤滤液液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分别感应滤液池液位,将液位信息通过电信号传递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当第一感应器有电信号、第二感应器无电信号传递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一电磁阀、滤液泵,煤泥压滤机产生的选煤滤液由第一电磁阀和滤液泵转移至滤液池中,当第一感应器有电信号、第二感应器有电信号传递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滤液泵关闭,停止滤液进入滤液池,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滤液通过第二电磁阀和转排泵进入溢出池,防止滤液溢出滤液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80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