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触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7923.0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0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吉星;徐壮;王馨蕊;张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2 | 分类号: | B32B15/02;B32B15/09;B32B27/12;B32B27/3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控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触控装置,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其中,触控层包括第一基材层、具有触控阵列图案的纳米金属线膜层,以及第二基材层,所述纳米金属线膜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之间,所述纳米金属线膜层中混合有高折射率聚合物。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触控层中位于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之间的纳米金属线膜层中混合高折射率聚合物,从而可以对纳米金属线膜层的折射率进行调节,减弱了纳米金属线膜层的漫反射,降低了触控层表面的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的发展,市场对于触控面板的大尺寸化、低价化及柔性化需求越来越大。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层通常采用ITO薄膜,而传统的ITO薄膜无法弯曲应用、导电率低及透光性低等本质问题无法有效提升。而纳米银线等纳米金属线在阻值、延展性、弯曲性上所展现的优势,使其成为替代ITO薄膜的一种重要方案。
以纳米银线为例,纳米银线技术是将纳米银线墨水材料涂抹在塑料或者玻璃基板上,然后利用镭射光刻技术,制成具有横纵交错的触控阵列图案的透明导电薄膜,作为触控层。由于其线宽的直径非常小,约为50nm,因此其透过率可以达到90%以上。
但纳米银线触控层也有其缺点,由于纳米银线采用涂覆的方式,沾满整个底层基板表面,因此,纳米银线工艺所制成的触控层表面雾度高,存在严重的漫反射问题,屏幕的雾度问题会导致在强光线照射的情况下,屏幕反光强烈,严重的时候会使用户看不清屏幕。因此,此类纳米金属线触控层存在雾度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触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纳米金属线触控层的雾度较大,易导致用户看不清屏幕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层,包括第一基材层、具有触控阵列图案的纳米金属线膜层,以及第二基材层,所述纳米金属线膜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之间,所述纳米金属线膜层中混合有高折射率聚合物。
可选地,所述纳米金属线膜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聚光结构,所述第一基材层靠近所述纳米金属线膜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微结构,所述第一聚光结构与所述第一微结构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纳米金属线膜层靠近所述第二基材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聚光结构,所述第二基材层靠近所述纳米金属线膜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微结构,所述第二聚光结构与所述第二微结构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光结构为半球形凸面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聚光结构为半球形凸面结构。
可选地,所述纳米金属线膜层中还混合有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高原子数单体和高原子数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高折射率聚合物包括芳香族单体的聚合物和溴化芳香族单体的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纳米金属线膜层包括纳米银线、纳米铜线和纳米锡线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触控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纳米金属线墨水中添加高折射率聚合物,形成纳米金属线混合液;
将所述纳米金属线混合液涂覆在第二基材层上,形成纳米金属线涂层;
对所述纳米金属线涂层进行固化处理;
对固化后的所述纳米金属线涂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具有触控阵列图案的纳米金属线膜层;
在所述纳米金属线膜层上形成第一基材层,得到触控层。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纳米金属线涂层进行固化处理,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7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