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Arinc485协议状态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7511.7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8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超;冉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5/00;H04L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马碧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arinc485 协议 状态机 方法 | ||
1.一种实现Arinc485协议状态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息成帧子状态机的实现、消息处理子状态机的实现和消息交互过程的实现,其中:
消息成帧子状态机的实现,通过将总线传输的二进制比特流,转换成字节序列数据后,在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字节序列还原成原始信息,实现完整消息帧的组装,以供后续的消息处理流程使用;
消息处理子状态机的实现,通过完成消息的一次完整传输来实现,若传输成功,则表征消息的一次完整传输;若传输失败,则上报错误警告;其中,消息处理子状态机的实现,包括主机载设备的消息处理和从机载设备的消息处理;
消息交互过程的实现,通过建立四个线程来分别用于完成对主机载设备消息处理子状态机、主机载设备消息成帧子状态机、从机载设备消息成帧子状态机、从机载设备消息处理子状态机的功能,实现主机载设备和从机载设备之间高效率的数据通信;
所述消息交互过程的实现中,通过建立线程Thread1来完成对主机载设备消息处理子状态机,通过建立线程Thread2来完成对主机载设备消息成帧子状态机,通过建立线程Thread3来完成对从机载设备消息成帧子状态机,通过建立线程Thread4来完成对从机载设备消息处理子状态机的各自功能;
当主机载设备的发送消息队列中有消息存在时,Thread1从主机载设备的发送消息队列中取出消息,在处理后通过线程通信交给Thread2,Thread2在处理后通过EIA-485总线发送给Thread3,Thread3在处理后将完整的消息帧加入到从机载设备的接收消息队列中,Thread4通过线程通信从从机载设备的接收消息队列中获取消息,再进行校验和解析处理;
当从机载设备校验解析成功后,就会往从机载设备的发送消息队列中加入相应的响应消息,Thread4从从机载设备的发送消息队列中获取消息并处理后通过线程通信交给Thread3,Thread3在处理后通过EIA-485总线发送给Thread2,Thread2在处理后将完整的消息帧加入到主机载设备的接收消息队列中,Thread1通过线程通信从主机载设备的接收消息队列中获取消息,再进行校验和解析处理,进而主机载设备和从机载设备完成消息交互;
该方法应用于机载设备中首端设备和座椅终端设备在总线通信方面的功能需求,实现通信时的并发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Arinc485协议状态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成帧子状态机的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机载设备内部初始化,若初始化成功,进入空闲状态;若初始化失败,返回重新开始,直到初始化成功为止;
当机载设备处于接收模式时,在收到数据的第一个字节时便启动帧超时计时,若继续收到数据且帧计时未超时,则重新启动帧超时计时;否则表明一条完整的消息接收完毕,在组装成完整消息帧后加入到消息接收队列中供后续消息处理,同时切换成空闲状态;
当机载设备不处于接收模式时,判断是否有待发数据且距上一次发送超时,若否,则将状态切换为空闲状态等待,直到可以发送数据为止;若是,则发送数据,在数据发送之后会立即切换成空闲状态,供后续消息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Arinc485协议状态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成帧子状态机的实现中,当机载设备处于接收模式时,在收到数据的第一个字节时便启动帧超时计时,若继续收到数据且帧计时小于1.72ms,则重新启动帧超时计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实现Arinc485协议状态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成帧子状态机的实现中,当机载设备不处于接收模式时,判断是否有待发数据且距上一次发送超过10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75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