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机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7221.2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2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吕寅在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64 | 分类号: | G02B27/64;G03B3/10;G03B5/00;G03B13/36;G03B17/02;G02B7/09;G02B7/08;H04N2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霖;严小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模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机模块,包括:遮蔽罩,其具有位于其上部的用于露出透镜的中空部及位于其下部的完全敞开的面;基部,其联接至遮蔽罩的下部;壳体,其布置在基部的上部处并且在垂直于光轴的表面上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线圈架,其容置在壳体中且沿光轴方向移动,该线圈架包括至少一个透镜;磁体部,其布置在壳体的内表面上;第一线圈图案部,其布置在线圈架的外表面上以便使线圈架沿光轴方向移动;致动器,其包括第二线圈部,该第二线圈部布置在基部的上表面上以便使容置线圈架的壳体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以及柔性基板,其布置在第二线圈部与基部之间以便分别施加用于控制第一线圈图案部和第二线圈部的电力。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7月11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为2015年12月18日)、申请号为201480035199.X(国际申请号为PCT/KR2014/006235)、发明名称为“相机模块”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相机模块,该相机模块的结构针对OIS(光学图像稳定)功能和AF(自动对焦)功能改进。
背景技术
当用户利用手中的摄像装置进行摄像时,用户难免发生手抖。这样的手抖导致摄像装置的晃动,因此致使所拍摄的图像模糊不清并且使得难以对焦近距离内的物体。
为了克服因手抖而导致的这种振动,近来的摄像装置通常包括OIS(光学图像稳定)模块以减少当用户用手保持摄像装置并且进行拍摄时发生的因手抖而导致的振动。当用户进行拍摄时,OIS模块对手抖进行补偿。
近年来,随着诸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具有AF(自动对焦)调节能力和手抖补偿功能的移动相机模块在发展。
一般而言,OIS模块采用根据物体在xy坐标系中的移动而沿水平方向移动图像传感器的镜头位移法。
然而,镜头位移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其中,的AF模块使透镜单元晃动从而除了沿x轴、y轴方向移动之外还沿z轴方向移动。因此,在AF模块中需要用于使透镜单元沿x轴、y轴晃动的空间。因此,常规的镜头位移法具有如下问题:相机模块的宽度扩大以致有悖于摄像装置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此外,常规的镜头位移法存在的如下另一问题:由于透镜在AF模块中沿水平方向晃动而导致光学系统的光轴发生震颤。
发明内容
构想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文所提到的问题。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与常规的AF功能和OIS功能相比具有快速且提高的可靠性、并且能够小型化和轻薄化的相机模块。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易于组装的结构的相机模块。
在本公开的总的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相机模块,所述相机模块包括:遮蔽罩,所述遮蔽罩在上侧形成有用于露出透镜的中空部,并且在下侧形成有完全敞开的开放面;基部,所述基部联接至所述遮蔽罩的所述下侧;壳体,所述壳体布置在所述基部的上侧并且形成为在垂直于光轴的表面上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线圈架,所述线圈架形成为通过被容置在所述壳体中而沿光轴方向移动,并且所述线圈架包括至少一个透镜;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磁体部、第一线圈图案部和第二线圈部,所述磁体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表面处,所述第一线圈图案部设置在所述线圈架的外侧表面处以便使所述线圈架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线圈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上表面处以便使容置所述线圈架的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及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线圈部与所述基部之间,以便施加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线圈图案部和所述第二线圈部的电力。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圈图案部可以形成为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的单线圈图案。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圈图案部可以形成为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的双线圈图案。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圈图案部可以形成为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的四线圈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7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