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舱段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6809.6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5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吕天明;庄玉蓉;聂绪胜;谢慧娟;翟永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8/02 | 分类号: | B23K28/02;B23K31/02;B23K9/04;B23K9/133;B23K26/2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詹守琴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成型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3.8m及以上超大直径的铝合金舱段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使前端框成型;
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使后端框成型;
进行铝合金板材下料,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内部栅格结构,获取若干蒙皮板材,所述蒙皮板材的高度尺寸L32=L-L11-L21,所述蒙皮板材的宽度尺寸L31=πD2/N,N为整数,其中,L为铝合金舱段的高度,L32为蒙皮的高度,L11为所述前端框的高度,L21为所述后端框的高度,L31为蒙皮的宽度,D2为所述后端框的外径D2;
对若干所述蒙皮板材进行滚卷成型,采用的辊子直径从大逐步减小到蒙皮所需要的外径D,得到若干蒙皮卷;
对若干所述蒙皮卷进行阳极化;
将若干所述蒙皮卷组合成形,采用激光焊接焊接成一体,使蒙皮成型;
所述前端框、后端框及蒙皮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成为一体,得到铝合金舱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舱段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使前端框成型包括:
根据所述前端框模型,分析所述前端框的尺寸精度和成型状态,通过仿真软件规划所述前端框成型路径;
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根据前端框的精度要求、强度要求及硬度要求,设定送丝速度、增材速度、层间等待时间及保护气中氦气的比例;
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进行所述前端框成型,得到所述前端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舱段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框的外径D1余量≤5mm;
所述前端框的厚度L1余量≤3mm;
所述前端框的高度L11余量≤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舱段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使后端框成型包括:
根据所述后端框模型,分析所述后端框的尺寸精度和成型状态,通过仿真软件规划所述后端框成型路径;
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根据后端框的精度要求、强度要求及硬度要求,设定送丝速度、增材速度、层间等待时间及保护气中氦气的比例;
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进行所述后端框成型,得到所述后端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舱段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端框的外径D2余量≤5mm;
所述后端框的厚度L2余量≤3mm;
所述后端框的高度L21余量≤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舱段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后端框及蒙皮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成为一体,得到铝合金舱段包括:
将所述前端框、所述后端框及所述蒙皮组合为一体,并调整外形尺寸;
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成型的所述前端框、所述后端框和所述蒙皮焊接为一体;
加工所述前端框及所述后端框的端面,去掉余量,保证舱段整体高度L、前端框外径D1、后端框外径D2、舱体锥度、前后端面平面度、加工前端框、后端框上的对接孔及密封槽的尺寸;
得到所述铝合金舱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合金舱段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外形尺寸包括调整舱段圆度、调整所述前端框和所述后端框的同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68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