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信息管理系统和电池信息管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6608.6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裕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L58/16 | 分类号: | B60L58/16;B60L58/10;B60L58/12;B60L53/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林娜;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信息管理 系统 方法 | ||
一种电池信息管理系统和电池信息管理方法,服务器装置(100)将使用电动车辆(400)的行驶历史记录推定出的电池(450)的劣化状态与能够确定电动车辆(400)的信息进行关联并存储。服务器装置(100)在用户终端(200)中执行劣化信息的发送请求的情况下,将劣化信息向用户终端(200)发送。店铺终端(300)在从用户终端(200)接受关于电池(450)的更换条件的信息的情况下,将满足更换条件的更换用电池所对应的在库信息向用户终端(200)发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搭载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的信息管理。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第5249079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技术,即,对于能够相对于电动车辆装卸的电池,设定能够将可充电次数、使用日数、可使用期间、或剩余电量等的电池信息以能够更新的方式存储的IC芯片,例如,在电池更换时基于电池信息推定更换前后的劣化状态之差,根据所推定出的差进行精算处理。
发明内容
然而,就电池的劣化状态而言,有时即使在相同使用期间也会因电动车辆的使用历史记录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偏差,有时无法根据上述的那样的电池信息准确推定电池的劣化状态。因此,例如,在用户无法准确把握本车的电池的劣化状态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在电池更换时选择比更换前更加劣化的电池来作为更换对象。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能够适当选择能成为更换对象的电池的电池信息管理系统和电池信息管理方法。
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电池信息管理系统,具备:服务器装置,从搭载能够更换的电池的电动车辆取得行驶历史记录,使用所取得的行驶历史记录推定电动车辆的电池的劣化状态,将所推定出的劣化状态与能够确定电动车辆的信息进行关联并存储;第1终端,能够与服务器装置通信、且能够对服务器装置执行关于表示搭载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的劣化状态的劣化信息的发送请求;以及第2终端,能够与第1终端通信、存储关于经营能够与电池进行更换的更换用电池的店铺保有的更换用电池的在库的在库信息。在第1终端中执行劣化信息的发送请求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将劣化信息向所述第1终端发送。第2终端在从第1终端接受关于搭载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的更换条件的信息的情况下,将满足更换条件的更换用电池所对应的在库信息向第1终端发送。
这样一来,由于根据行驶历史记录推定搭载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的劣化状态,所以用户能够在第1终端中取得搭载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的劣化状态。因此,用户针对搭载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的劣化状态能够取得精度高的信息。其结果,由于能够设定与所取得的劣化状态相应的更换条件,所以用户能够从第2终端取得适当的更换用电池的在库信息来作为搭载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的更换对象。因此,用户能够适当选择能够成为更换对象的电池。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更换条件包含与更换用电池的劣化度相关的信息、与更换用电池的更换所需的费用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更换用电池的制造源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任一个信息。
这样一来,用户能够根据在库信息适当选择能够成为更换对象的电池。
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电池信息管理方法,是使用了服务器装置、能够与服务器装置通信的第1终端、以及能够与第1终端通信的第2终端的电池信息管理方法。该电池信息管理方法包括:在服务器装置中,从搭载能够更换的电池的电动车辆取得行驶历史记录,使用所取得的行驶历史记录推定电动车辆的电池的劣化状态,将所推定出的劣化状态与能够确定电动车辆的信息进行关联并存储的步骤;在第1终端中,对服务器装置执行关于表示搭载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的劣化状态的劣化信息的发送请求的步骤;在第2终端中,存储关于经营能够与电池进行更换的更换用电池的店铺保有的更换用电池的在库的在库信息的步骤;在服务器装置中,在第1终端中执行劣化信息的发送请求的情况下,将劣化信息向第1终端发送的步骤;以及在第2终端中,在从第1终端接受关于搭载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的更换条件的信息的情况下,将满足更换条件的更换用电池所对应的在库信息向第1终端发送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局面及优点通过与附图进行关联理解的本发明的以下的详细说明,会更加清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6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