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围栏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6122.2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郭倩倩;干剑辉;沈丹明;马湘龙;高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广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4H17/20;E04H17/22;F21V3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杨豪斌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安全 防护 围栏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围栏,包括基框、连接块、支架、照明灯、加强板、底板、吸水块、防护网、圆筒、固定螺钉、加强柱、配重块、固定架、横架、辅助螺钉和套块,所述基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围栏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基框外加设加强板和底板加强围栏的强度和重量,利用防护网兼顾透气和防护,利用吸水块减少工地内外雨水或液体的交换,减少工地内外的互相影响,配重块和加强柱给围栏提供更强的支撑力,减少风吹以及碰撞的危害,套块和横架与固定架相连,加强部件的联系,承力更加均匀,实现了稳定性更高目的,减少防护围栏倾倒带来的麻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围栏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
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围栏,可以对施工场地进行简易的防护,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围栏稳定性不够高,目前的防护围栏支撑过于简单,导致大风刮过或者外部碰撞后,防护围栏容易翻到,造成施工场地的暴露,影响施工场地内外的安全,故而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围栏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围栏及其使用方法,具备稳定性更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围栏稳定性不够高,目前的防护围栏支撑过于简单,导致大风刮过或者外部碰撞后,防护围栏容易翻到,造成施工场地的暴露,影响施工场地内外的安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稳定性更高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围栏,包括基框、连接块、支架、照明灯、加强板、底板、吸水块、防护网、圆筒、固定螺钉、加强柱、配重块、固定架、横架、辅助螺钉和套块,所述基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基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基框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基框正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粘接有吸水块,所述基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加强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侧插接有加强柱,所述圆筒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与加强柱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加强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加强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通过辅助螺钉固定连接有横架,所述横架远离加强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支架活动连接的套块
优选的,所述套块为带缺口的圆环,所述套块套在支架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加强柱为倒置的L型柱体,所述配重块为混凝土制成。
优选的,所述吸水块为吸水海绵,所述吸水块的厚度大于四厘米。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一厘米,所述防护网为不锈钢丝网。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围栏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时,取出带有连接块、加强板、底板、防护网和圆筒的基框,然后利用粘合剂在底板的下方粘接上吸水块,利用螺栓和连接块在基框的左右两侧固定支架,此时围栏大体搭建完毕,防护网的设置兼顾透气与防护,而吸水块的设置减少工地内液体的外流或者工地外雨水流入工地内,更好的防护施工场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广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广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6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车端部模块结构及无人车
- 下一篇:二氧化碳的电化学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