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养殖污水用多点分布式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5494.3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9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襄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芯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43 | 代理人: | 徐丽昕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城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养殖 污水 多点 分布式 修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养殖污水用多点分布式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它可以实现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在池体内分布放置多个此装置,实现多点分布,每个装置都可在定点区域内对污水进行修复,而且厌氧菌群集中放置在盒体中,多个修复点联合起来可大大提高速度和效率,具有毛细管现象的物体都具有亲水性,同时毛细管为厌氧菌群提供附着点,这样降解球可在污水中自由游动并主动降解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类似于人体血液中白细胞主动搜寻吞噬细菌,另外在装置内设置可往复运动的机构来带动压板推动污水,以便加快污水的流动速度,提高水体修复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养殖污水用多点分布式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各大养殖场越来越商业化以及规模化,随之而来的是产生了大量养殖污水。养殖污水处理是制约养殖场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养殖场日常运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远远超过当地区域环境自我消耗净化的能力范围,污水未经处理排放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未经处理的养殖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若此种有机废水直接排入或随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库,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变黑发臭,造成水体污染。
目前修复养殖污水最常用的手段是借助厌氧菌的降解作用把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但是整个流程下来所需建立的池体比较多,还要分步进行操作,最主要的是厌氧菌群投放到池体内后分散的比较开,无法集中起来发挥作用,降解的速度和效率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养殖污水用多点分布式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它可以实现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在池体内分布放置多个此装置,实现多点分布,每个装置都可在定点区域内对污水进行修复,而且厌氧菌群集中放置在盒体中,多个修复点联合起来可大大提高速度和效率,具有毛细管现象的物体都具有亲水性,同时毛细管为厌氧菌群提供附着点,这样降解球可在污水中自由游动并主动降解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类似于人体血液中白细胞主动搜寻吞噬细菌,另外在装置内设置可往复运动的机构来带动压板推动污水,以便加快污水的流动速度,提高水体修复速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养殖污水用多点分布式修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为镂空结构,所述壳体的两侧均镶嵌有拦网和过滤器,且拦网和过滤器上下分布,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浮板,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上下两侧为镂空结构,所述盒体的上下两侧均镶嵌有单向通水膜,所述盒体中填充有降解球,所述降解球包括悬浮球和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均匀分布于悬浮球的外壁,且毛细管上分布有厌氧菌群,所述浮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方设置有横向设置的安装架,且安装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套杆,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杆,且套杆套设于固定杆上,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正反转电机,且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所述套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壳体中设置有压板,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下端与压板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且连杆贯穿浮板。
进一步的,所述悬浮球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悬浮球在污水中呈悬浮状态,便于其自由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包括活性炭过滤膜和超滤膜,所述活性炭过滤膜位于壳体的外侧,活性炭过滤膜和超滤膜配合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污水的修复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毛刷,且毛刷与拦网接触,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毛刷的上端与第二横杆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且连杆贯穿浮板,拦网是用来拦截大颗粒悬浮物的,时间久了会堵住拦网的网眼,毛刷跟着压板上下运动时将拦网上的大颗粒悬浮物扫下来,以免拦网的网眼被堵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襄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襄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54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