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硝酸盐去除过滤装置及其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94177.X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0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博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久大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1D65/02;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周松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硝酸盐 去除 过滤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硝酸盐去除过滤装置及其工艺,其属于水净化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吸附去除水中亚硝酸盐的离子色谱组件、管式膜组件和膜滤水箱;离子色谱组件、管式膜组件和膜滤水箱依次连通。在本发明中,该方法包括:源水经离子色谱组件的处理,离子色谱组件截留源水中的亚硝酸根离子;然后进入管式膜组件,由管式膜组件选择性截留微生物和孔径大于0.01微米颗粒物质;最后经过膜滤水箱,获得符合要求的饮用水。该装置及方法简单,有效去除源水中的亚硝酸盐,且卫生,提高了应用效果,不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生产包装饮用水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去除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饮用水中亚硝酸盐主要来自有机物污染,也有一部分由硝酸盐还原而来。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将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使之失去输送氧的能力,还可与仲胺类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长期饮用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饮用水,将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在生产包装水的过程中,为了控制水中微生物含量,通常使用紫外光灭菌工艺对水处理工艺进行过程灭菌,当源水中含有硝酸盐时,紫外光通过光化学作用将水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因此,在生产包装饮用水(也称包装水)过程中,对包装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需要有严格的控制,包装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的值要求控制在≤0.005ppm。现有技术中,会在水处理过程中,使用亚硝酸盐控制工艺来对亚硝酸盐进行处理,以控制亚硝酸盐的含量,但是其存在不够卫生、应用效果差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专利申请CN201510217244.X公开了一种控制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细菌群,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具有成本低、维护方便、降亚硝酸盐快速稳定的特点。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在饮用水处理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亚硝酸盐去除过滤装置及其工艺,该装置及其使用工艺简单,能够有效去除源水中的亚硝酸盐,且卫生,提高了应用效果,不易造成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硝酸盐去除过滤装置及其工艺,其可以提高过滤效果,可以合理利用水源,也可以反复使用管式膜组件,降低使用成本,合理利用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亚硝酸盐去除过滤装置,其包括吸附去除水中亚硝酸盐的离子色谱组件、管式膜组件和膜滤水箱;离子色谱组件、管式膜组件和膜滤水箱依次连通。在本发明中,源水经离子色谱组件的处理,离子色谱组件截留源水中的亚硝酸根离子;然后进入管式膜组件,由管式膜组件选择性截留微生物和孔径大于0.01微米颗粒物质;最后经过膜滤水箱,获得符合要求的饮用水。该装置结构简单,有效去除源水中的亚硝酸盐,且卫生,提高了应用效果,不易造成二次污染。
其中,源水可以是已经经过前处理后的含有亚硝酸盐的包装水。
具体地,离子色谱组件包括柱形筒体、均布装置、离子色谱单元、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都固定安装在柱形筒体内,且二者分别位于柱形筒体的上下部;均布装置通过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安装在柱形筒体内,且均布装置和柱形筒体之间形成安装离子色谱单元的空间,离子色谱单元固定安装在柱形筒体内。离子色谱单元是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其可有效吸附去除水中的亚硝酸盐,均布装置也为现有的装置,主要其过滤作用,离子色谱组件的这种结构,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简单。
具体地,柱形筒体上开有源水进口和产水出口,源水进口、均布装置、离子色谱单元和产水出口之间形成容水流动的通道;该装置还包括产水管路,产水出口、管式膜组件和膜滤水箱依次通过产水管路连通。
其中,产水管路包括第一产水管路和第二产水管路,产水出口和管式膜组件通过第一产水管路连通,管式膜组件和膜滤水箱通过第二产水管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久大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久大轻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41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