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钢轨轧制劈头缺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3397.0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0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代文;陈王华;邓长富;邓锐;吕攀峰;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杨长青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钢轨 轧制 劈头 缺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钢轨轧制劈头缺陷的方法,涉及轧钢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钢轨轧制劈头缺陷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控制钢轨轧制劈头缺陷的方法,将钢坯的端面进行倒角处理,再进行轧制;其中,倒角包括端面与轨头对应的侧面之间的倒角,以及端面与轨底对应的侧面之间的倒角。倒角开坯机箱形孔的双鼓形变形变为单鼓形变形,不会出现轨头与轨腰分离、轨底与轨腰分离的现象,避免了劈头缺陷。轨头处的倒角和轨底处的倒角均为倒直角并且轴对称,两处倒角的倒角宽度a为80~150mm,倒角高度b为30~80mm。本发明适用于连铸坯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领域,尤其是一种控制钢轨轧制劈头缺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钢轨标准对轧制压缩比有明确要求,必须大于9:1。轧制压缩比越大,越有利于改善钢轨组织和性能,但轧制压缩比越大,变形越不易渗透到钢坯中心。现有的钢坯切割面分别与轨头、轨底垂直,钢坯轧制过程中为双鼓形变形,参见图1和图2,最终形成轨头与轨腰分离、轨底与轨腰分离的劈头缺陷,参见图3。轧制变形发生表面,经后续轧制,中心部位无法轧合,造成成品钢轨表面轧疤或轧痕缺陷,严重时形成机架堆钢事故。
对于这种劈头缺陷,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解决措施,主要根据成品钢轨单重选择合适的坯料规格,例如生产60kg/m钢轨选用380×280mm连铸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钢轨轧制劈头缺陷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控制钢轨轧制劈头缺陷的方法,将钢坯的端面进行倒角处理,再进行轧制;其中,倒角包括端面与轨头对应的侧面之间的倒角,以及端面与轨底对应的侧面之间的倒角。
进一步的是:轨头处的倒角和轨底处的倒角均为倒直角并且轴对称,对称轴为钢坯中心线。
具体的:两处倒角的倒角宽度a为80~150mm,倒角高度b为30~80mm。
具体的:倒角宽度a和倒角高度b与轧制压缩比k的对应关系是:倒角宽度a=6.5k,倒角高度b=2.9k。
具体的:采用320×410mm连铸坯生产60kg/m钢轨,倒角宽度a为110mm,倒角高度b为5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控制钢轨轧制劈头缺陷的钢坯切割方法,将钢坯的端面进行倒角处理,再进行轧制,使钢坯在开坯机箱形孔的双鼓形变形变为单鼓形变形,就不会出现轨头与轨腰分离、轨底与轨腰分离的现象,避免了劈头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钢坯轧制前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钢坯轧制后的横截面变形示意图。
图3是钢坯轧制后的劈头缺陷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钢坯轧制后的端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端面1、轨头2、轨底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控制钢轨轧制劈头缺陷的方法,采用320×410mm连铸坯生产60kg/m钢轨,将连铸坯的端面进行倒角处理,再进行轧制。连铸坯的端面1如图3所示,端面1与轨头2对应的侧面之间倒角,端面1与轨底3对应的侧面之间倒角。轨头2和轨底3两处倒角为倒圆角或倒直角,并且轴对称,对称轴为钢坯中心线。具体的,如图3所示,两处倒角呈轴对称,倒角宽度a为80~150mm,倒角高度b为30~80mm。倒角宽度a和倒角高度b的取值根据轧制压缩比来确定,轧制压缩比越大,其值越大。本实施例中,倒角宽度a为110mm,倒角高度b为50mm,钢坯轧制的钢轨端部轨腰中心未裂开,且轨腰长于轨头、轨底,如图5所示。
对比例:采用320×410mm连铸坯生产60kg/m钢轨,钢坯切割面分别与轨头、轨底垂直,钢坯轧制后,钢轨端部沿钢轨轨腰中心线裂开,裂开最大处约50mm,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3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