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指纹锁防盗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2802.7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9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潘俊;廖义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港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6 | 分类号: | G08B13/196;G08B25/08;H04N7/18;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指纹锁 防盗 预警系统 预警 方法 | ||
1.一种智能家居指纹锁防盗预警系统,包括智能门锁、网络互联模块、视频监控APP和小区物业监控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包括报警器、信息存储模块、信息对比模块、处理器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针孔摄像头和Wi-Fi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和针孔摄像头数据通过处理器模块传输给信息存储模块和信息对比模块,处理器模块的信息输出端与报警器、Wi-Fi模块和信息对比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其中Wi-Fi模块与处理器模块之间为双向传输;
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Wi-Fi模块与网络互联模块的网络数据双向传输连接;网络互联模块包括物联网和5G网络联合而成;网络互联模块的网络和视频数据均与视频监控APP和小区物业监控显示模块传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指纹锁防盗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可以将业主家以及家人的多个指纹进行存储,信息对比模块可以在每次进行开锁时,所述信息对比模块与的信息存储模块的户主指纹信息相互传输对比,可以进行识别是否为业主以及家人的指纹进而打开门锁或者发生报警措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指纹锁防盗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互联模块的核心是各种物体连接到互联网:互联网仍然是基础,物联网并没有再造出一个独立的网络,对互联网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允许各种物体通过互联网交换信息和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指纹锁防盗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孔摄像头在指纹识别模块工作的同时进行拍摄门前画面,具体的针孔摄像头的安装高度可以设置在智能防盗门的中上部,保证针孔摄像头拍摄到智能指纹门锁前方的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指纹锁防盗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监控APP包含了自动云盘可以存储针孔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并且分段进行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指纹锁防盗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主手机与视频监控APP在网络模块的联合作用下远程控制智能门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指纹锁防盗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通过内部集成的蓄电池对集成在内的Wi-Fi模块供电,并且Wi-Fi模块与该户主的室内网络无线连接,从而实现远程数据传输目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指纹锁防盗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的系统采用嵌入式Linux,是Linux操作系统的一个剪裁版本,它继承了Linux的优势和大量的社区资源,又具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性,支持几乎所有的嵌入式CPU架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指纹锁防盗预警系统所使用的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针孔摄像头在指纹识别模块工作的同时进行拍摄门前画面;
S2、所述信息对比模块不符合指纹的信息存储模块的内容时,处理器模块直接控制智能门锁上集成的报警器进行发出警报,对盗窃人员进行预警;
S3、智能门锁上集成的报警器进行发出警报的同时,处理器模块通过网络互联模块的5G网络对将针孔摄像头怕拍摄的画面传输到小区物业监控显示模块并且此时小区物业报警模块发出警报,提醒小区物业监控人员进行切换视频到该用户的智能门的针孔摄像头所监控的区域,方便小区安保及时预警并锁定盗窃人员,一方面提高物业的安保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在5G数据大环境下,物业能够及时保证居民的安全效果;
S4、业主通过登录视频监控APP,并注册用户信息,登录后业主可以观察视频,并且当视频监控APP的视频数据有更新时,可以技术发送信息显示在业主手机上,方便业主及时了解家里的智能指纹系统的状态;
S5、业主也可以使用手机可以通过登录视频监控APP在网络模块的联合作用下远程控制智能门锁的报警器进行关闭,避免由于指纹识别模块产生的误报造成报警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存在扰民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港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港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28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扎线辅助工具
- 下一篇:一种从被硬件加密的数据存储设备上恢复数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