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间接互惠的智能信息传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2708.1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3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张航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0 | 分类号: | G06Q50/00;G06F16/95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邓黎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间接 互惠 智能 信息 传播 方法 | ||
1.一种基于间接互惠的智能信息传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用户定义为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节点,确定所要分析的网络结构,包括amax个非理性节点,M+N个理性节点以及各个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其中M个理性节点为与非理性节点直接相连的Ⅰ类节点,N个理性节点为与非理性节点不直接相连的Ⅱ类节点;同时设定网络为非均匀网络,每个Ⅱ类节点有k个理性邻接节点,每个Ⅰ类节点除了常规的k个理性邻接节点之外还有a个非理性邻接节点,k服从分布γ(k),a服从分布λ(a),γ(k)表示当随机选取一个理性节点时,这个节点有k个理性邻节点的概率为γ(k),λ(a)表示当随机选取一个Ⅰ类理性节点时,这个节点有a个非理性邻节点的概率为λ(a);设定网络用户的策略为s,s∈S,其中S={0,1}是策略集,0表示发送信息,1表示不发送信息;uff,ufn和unn分别代表理性节点在自己和相邻节点采取各自策略时所获得的收益,其中uff代表两个用户均发送信息时获得的收益,unn代表两个用户均不发送信息时获得的收益,ufn代表一个用户发送信息另一个用户不发送信息时获得的收益;
网络信息扩散的当前状态用总体状态pf来表示,表示所有理性用户中采取s=0即发送策略的理性用户比例;同样,两种类型节点的局部状态分别定义为pf1和pf2,两个相邻时刻的状态差为网络的演化动态,分别记为和
S2.将网络中所有用户的初始声誉均设置为1,定义非理性用户的标量声誉标准QM为:
其中Sm表示此非理性用户的策略,Sr表示与此非理性用户相连的理性用户的策略,c和d非别表示:
na是理性用户所能承受的最大发送策略采取时长,n表示非理性用户采取发送策略持续的时长,tr代表所发送信息的真假性,若t0时刻前非理性用户采取发送策略并且发送消息为真,或者t0时刻前采取不发送策略,那么tr=1,否则tr=0;由于用户无法在当前时刻得知发送信息的真假性,设定用户知道发送信息的真假性最少需要t0时刻,因此采用t0时刻前信息的真假性来计算当前标量声誉;
对于理性用户,影响其声誉的因素只有发送信息的真假性;定义理性用户的标量声誉标准QR为:
其中
d=sr+tr (4)
令r=[rl,rh]为每个用户的声誉向量,rl+rh=1,其中rl代表用户声誉值小的概率,rh代表用户声誉值大的概率,所有用户的rh初始值均为1,rl初始值均为0,计算过程中只使用rh的值;理性用户与非理性用户i在t+1时刻声誉向量的更新策略为:
其中ξ为影响系数,代表t+1时刻得到的即时声誉,由于用户的标量声誉Q只有三种取值可能:0,1,和2,因此用户的即时声誉只可能是e0,e1和e2,其中e0=ri(t),e1=[1,0],e2=[0,1];
在已知网络特征参数后,Ⅰ类节点每一时刻的演化动态表示为:
Ⅱ类节点每一时刻的演化动态表示为:
其中和分别是理性用户和非理性用户在t时刻的声誉值,α为选择系数;
对于整个网络来说,每一时刻的演化动态表示为:
将演化动态置零,得到pf的解即是网络最终的演化稳定状态;
S3.得到两类节点的演化动态后,需要对E{}中的部分求期望,而求期望的对象为网络理性度数k、非理性度数a、以及声誉值大的概率rh;k和a的期望值都是给定网络后已知的网络参数,因此只需要得到声誉值大的概率rh的期望;根据间接互惠原则,网络中所有用户的声誉值共享;由于理性节点与非理性节点的声誉衡量标准不同,因此声誉值大的概率期望也不同;其中理性用户的声誉值期望表示为:
非理性用户的声誉值期望表示为:
表示向下取整函数,p1和p2分别代表理性用户和非理性用户发送信息为真的概率,t0是辨别信息真假性所需的时长,na是理性用户所能承受的最大发送策略采取时长;将式(9)和(10)代回(6)和(7),即可得到两类用户最终的演化动态结果,再根据式(8)得到网络总体的演化动态最终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27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送嘴装置
- 下一篇:用于识别图像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