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序列的应用及其改良家蚕丝性能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2626.7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钟伯雄;唐晓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12N15/85;C12N15/65;C12N15/89;A01K6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蜘蛛 聚状腺丝 蛋白 基因 序列 应用 及其 良家 蚕丝 性能 方法 | ||
1.一种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序列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在改良家蚕丝性能、家蚕转基因培养、利用家蚕合成分泌生产蜘蛛丝-蚕丝新型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所述的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的序列为由络新妇蛛聚状腺丝基因1倍碱基重复单元以1-8倍连续重复构成的基因序列;所述络新妇蛛聚状腺丝基因1倍碱基重复单元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改良家蚕丝性能是提高蚕丝机械性能。
2.一种利用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改良家蚕丝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是构建改良家蚕丝力学性能的蜘蛛聚状腺丝蛋白ASG基因的表达框,表达框组成包含家蚕丝蛋白信号肽、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和丝蛋白polyA;然后构建带有表达框的质粒,然后将质粒导入到家蚕基因组中经多次培养续代培育成荧光基因和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纯合、丝腺细胞能够合成分泌聚状腺丝蛋白的转基因家蚕,获得能够生产蜘蛛聚状腺丝蛋白的家蚕品种,进而提高蚕丝的机械性能,并依靠家蚕本身的繁殖续代能力维持家蚕种系;所述的蜘蛛聚状腺丝蛋白ASG基因采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改良家蚕丝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 在家蚕丝腺细胞特异表达,在家蚕丝蛋白信号肽的作用下分泌到丝腺腺腔,并经前部丝腺直到蚕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改良家蚕丝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基因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或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5.一种利用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改良家蚕丝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如下:
(1)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家蚕合成分泌聚状腺丝蛋白的质粒pBac-ASG;所述的质粒pBac-ASG是以piggyBac转座子为基础并带有Amp抗性基因,质粒pBac-ASG包括piggyBac转座子的两个转座臂pBL和pBR以及两个转座臂PBL和PBR之间的两个功能表达框;一个功能表达框是IE1启动子启动的荧光蛋白基因表达框,另一个功能表达框是包含家蚕丝蛋白基因启动子、家蚕丝蛋白基因信号肽、蜘蛛聚状腺丝蛋白ASG基因和家蚕丝蛋白基因polyA的表达框;所述的蜘蛛聚状腺丝蛋白ASG基因采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
(2)采用显微注射转基因家蚕的方法将pBac-ASG质粒及能够提供piggyBac 转座酶的辅助质粒pHA3PIG按浓度比1-2:1的比例导入家蚕产卵后2-8小时内的受精卵中,利用piggyBac转座子将聚状腺丝蛋白插入到家蚕基因组内;所述的辅助质粒pHA3PIG包含Amp抗性基因、piggyBac转座子的一个转座臂pBR、A3启动子启动的piggyBac转座酶的表达框,即A3 Promoter-transposase- SV40;
(3)蚕卵孵化后再经多次培养续代育成荧光基因和聚状腺丝蛋白基因纯合、丝腺细胞能够合成分泌聚状腺丝蛋白的转基因家蚕;
(4)通过家蚕丝腺细胞合成分泌聚状腺丝蛋白,并随家蚕吐丝结茧行为进入蚕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蜘蛛聚状腺丝蛋白基因改良家蚕丝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家蚕丝蛋白基因为丝素蛋白重链、丝素蛋白轻链、丝素蛋白P25基因或丝胶蛋白1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26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