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带收卷助卷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92531.5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8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孝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23/34 | 分类号: | B65H2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孟鹏超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带收卷助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带收卷助卷装置,包括固定台,固定台的上端设有放置槽,固定台的上端设有四个插槽,四个插槽分别位于放置槽的四拐角处,固定台的上方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四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板,支板和固定台上设置的插槽一一对应,支板的下端均插于对应的插槽内部,固定板的下方设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位于放置槽的上方,固定框架前后部之间的距离比同侧支板之间的距离小,本发明是一个收卷助卷装置,本发明通过在固定台上设置了放置槽,在固定板上设置了带有固定框架的连接板,在固定框架内设置了若干辊轮,可便于将发生形变的铝带部分整平,有利于收卷装置收卷铝带,从而起到助卷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带收卷助卷装置。
背景技术:
铝带在生产出来之后,会利用收卷装置收集铝带,目前,铝带在生产之后,大都是直接利用收卷装置进行收卷,而铝带在收卷过程中,容易因外力发生形变,不利于铝带的收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铝带收卷助卷装置,解决了目前,铝带在生产之后,大都是直接利用收卷装置进行收卷,而铝带在收卷过程中,容易因外力发生形变,不利于铝带的收卷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铝带收卷助卷装置,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上端设有放置槽,所述固定台的上端设有四个插槽,所述固定台的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四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和固定台上设置的插槽一一对应,所述支板的下端均插于对应的插槽内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位于放置槽的上方,所述固定框架前后部之间的距离比同侧支板之间的距离小,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设有若干辊轮,所述辊轮前后部之间的距离均比放置槽前后部之间的距离小,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前后部均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上下端均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上下端中部均固定连接在同侧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一滑块的下端四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均穿过同侧第一通槽且延伸至固定板的外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框架的前后部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滚珠轴承,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和滚珠轴承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第一转动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远离第一转动盘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滑块和滚珠轴承且延伸至固定板的外部,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一螺杆固定连接在滚珠轴承上,所述第一螺杆位于固定板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和第一转轮位于同一条中垂线上,所述第二转轮通过传动带和第一转轮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台的下端四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由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下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内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上端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和第二转动盘位于同一条中垂线上,所述腔体的内部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和第二通槽位于同一条中垂线上,所述第二螺杆的直径比第二通槽的直径小,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穿过第二通槽且延伸至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盘上,所述第二螺杆的中部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一齿轮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
作为优选,所述辊轮的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远离所在辊轮的一端均活动连接在固定框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腔体内部靠近第二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齿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25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