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线放电加工装置及电线放电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1960.0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5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浩利;坂口昌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沙迪克 |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 放电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获得一种简单构成的电线放电加工装置及电线放电加工方法,其能够促使输送至加工位置的电线电极绕轴旋转。电线放电加工装置,包括将电线电极(WE)张紧于其间的上侧电线引导件(4U)及下侧电线引导件(4L)、以及旋转体(31)、旋转体(51)、旋转体(71)、旋转体(72)、旋转体(331),对被加工物(WP)进行加工,其中,通过变更旋转体(31)、旋转体(51)、旋转体(71)、旋转体(72)、旋转体(331)的位置,来促使电线电极(WE)绕轴旋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线放电加工装置及电线放电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已经知道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示,利用电线电极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的电线放电加工装置。这种电线放电加工装置通常以如下的方式而构成:一边使在长度方向上施加有张力的状态的电线电极相对于被加工物在长度方向上移动,一边使形成于所述电线电极的周面与被加工物之间的加工间隙产生放电,去除被加工物的一部分而将被加工物加工成规定形状。
在如上所述的电线放电加工装置中,电线电极通常从被加工物的上表面向下表面供给,但是由于放电现象而会使电线电极产生消耗。特别是在被加工物的下表面附近,通过较之更靠上表面侧的部分的加工,而将消耗加重的电线电极供给过来,所以产生因电线电极表面的放电痕迹转印而导致的加工面质量下降、加工尺寸精度变差。
具体地说,越接近于被加工物的下表面,由于消耗,而使得电线电极越细,所以会产生从预先设定的加工面偏离而在被加工物形成锥形之类的问题,从而必须相应于电线电极变细的程度,追加进行使电线电极只在下表面侧接近于被加工物的锥形修正。
此外,由于电线电极的消耗集中于单侧的电极侧部,即,与加工面相向之侧的电极侧部,所以也成为断线的原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2-1577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公平2-463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对付如上所述的电线电极的消耗,以往,已经知道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示,促使输送至加工位置的电线电极绕轴旋转的技术。但是,使电线电极旋转的现有的器件是使夹着电线电极的一对辊彼此方向相反而在轴方向上往返移动,或者使电线电极的供给装置整体旋转的复杂器件,所以导致电线放电加工装置的大型化或巨大的成本上升。另外,以往,并未提出当如上所述促使电线电极绕轴旋转时,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加工面质量下降、加工尺寸精度变差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鉴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构成的电线放电加工装置,其能够促使输送至加工位置的电线电极绕轴旋转。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线放电加工方法,当促使电线电极绕轴旋转时,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加工面质量下降、加工尺寸精度变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电线放电加工装置包括将电线电极张紧于其间的上侧电线引导件及下侧电线引导件、以及变更所述电线电极的输送方向的旋转体,在所述上侧电线引导件与所述下侧电线引导件之间载置被加工物,使所述被加工物与所述电线电极之间产生放电而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所述电线放电加工装置中,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配置成与连结所述上侧电线引导件与所述下侧电线引导件的直线垂直,所述旋转体通过配置在从连结所述上侧电线引导件与所述下侧电线引导件的直线上在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上偏离的位置,而促使所述电线电极绕轴旋转。
一般来说,旋转体的与电线电极相接的外周面配置于连结上侧电线引导件与下侧电线引导件的同一直线上。本发明中,只要配置成将旋转体从连结上侧电线引导件与下侧电线引导件的同一直线上偏离,就可以简单地促使电线电极绕轴旋转,从而能够避免为了促使旋转而使装置大型化或导致巨大的成本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沙迪克,未经株式会社沙迪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1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