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窗洞叠合剪力墙连梁装配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1799.7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谷倩;邓庆;曹任辉;谭园;田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B2/00;E04B1/98;E04H9/02;E04C2/06;E04C2/30;E04B1/61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罗敏清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窗 叠合 剪力 墙连梁 装配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开窗洞叠合剪力墙连梁装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制包含窗上墙连梁及窗下墙连梁的叠合剪力墙墙板,制作完成后,将预制叠合开窗洞墙板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S2:待第一层叠合剪力墙板装配完成后,插入并固定第一层与第二层连接所需的层间竖向连接钢筋,层间竖向连接钢筋布置完成后浇筑其芯层混凝土,并形成与第一层开洞叠合剪力墙的窗上墙连梁一体化连接的第二层叠合楼板;
S3:待第一层墙板芯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安装第二层叠合剪力墙墙板,然后设置并固定第二层和第三层连接所需的层间竖向连接钢筋,之后浇筑第二层芯层混凝土,从而将第一层开洞叠合剪力墙的窗上墙与第二层开洞叠合剪力墙的窗下墙连接成一体,并形成与第二层开洞叠合剪力墙的窗上墙连梁一体化连接的第三层叠合楼板;
S4:第二层芯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第二层芯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上面的第三层叠合剪力墙板的吊装和组装,完成后设置并固定第三层和第四层连接所需的层间竖向连接钢筋;
S5:待第三、第四层层间竖向连接钢筋设置完成后即可浇筑第三层的芯层混凝土从而将第二层开洞叠合剪力墙的窗上墙与第三层开洞叠合剪力墙的窗下墙连接成一体,并形成与第三层开洞叠合剪力墙的窗上墙连梁一体化连接的第四层叠合楼板,待第三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继续进行更上层的施工直至完成整个墙体的施工,从而构成完整的开窗洞叠合剪力墙结构;
在上述步骤中,层间竖向连接钢筋包括连梁竖向连接钢筋、墙肢竖向连接钢筋,对于上下两层连接的层间竖向连接钢筋,通过改变连梁竖向连接钢筋的配筋率获得不同的连梁类型,其中,连梁竖向连接钢筋的配筋率根据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选取相应截面设计形式的连梁,第一种连梁类型为层间设置的连梁竖向连接钢筋的配筋率为0;第二种连梁类型为层间设置的连梁竖向连接钢筋的配筋率小于该层墙肢竖向连接钢筋的配筋率的一半;第三种连梁类型为层间设置的连梁竖向连接钢筋的配筋率等于该层墙肢竖向连接钢筋的配筋率;所述完整的开窗洞叠合剪力墙结构中至少有一层与其上一层连接的连梁为第二种连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窗洞叠合剪力墙连梁装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叠合剪力墙墙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墙片以及位于两片墙片之间的钢筋骨架层,在浇筑芯层混凝土时,在下层叠合剪力墙墙板窗上墙和上层叠合剪力墙墙板窗下墙的墙片接触处垫上阻隔物,从而使得上下两层叠合剪力墙墙板连梁部分的墙片不接触。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窗洞叠合剪力墙连梁装配施工方法得到的开窗洞叠合剪力墙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大学;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17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