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混合铅锌镉精矿中测定铅、锌、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0551.9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8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马熠罡;张尼;冯玉怀;吴随周;王奎;展向娟;张浏波;高翔宇;李皓;高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9 | 分类号: | G01N21/79;G01N3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侯芳;郭永丽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铅锌镉 精矿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矿物金属元素检测领域,具体发明了一种从混合铅锌镉精矿中测定铅、锌、镉的方法,其包括:对精矿样品前处理,得到沉淀和滤液,所述沉淀用来测定铅含量,所述滤液备用;在所述滤液内加入沉淀剂后,得到第一沉淀和第一滤液,所述第一滤液包括样品第一滤液和对比第一滤液,在所述对比第一滤液加入镉掩蔽剂后,用来测定锌含量,所述样品第一滤液直接用来测定溶液中锌量、镉量的合量,所述第一沉淀备用;所述第一沉淀用来测定沉淀中的镉含量;其中,最终的镉含量为溶液中锌量、镉量的合量减去锌含量后,再加上沉淀中的镉含量。本发明其能一次性、同时准确测定铅量、锌量和镉量,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金属元素检测领域,具体发明了一种从混合铅锌镉精矿中测定铅、锌、镉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锌精矿中锌量的测定方法是按照《GB/T8151.1-2012》检测的,该部分包括两个方法,1为沉淀分离法,2为萃取分离法,方法1为仲裁方法。因此方法1的测定范围、各个干扰元素的排除以及准确度就显得很重要。
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该方法指出,当铅量大于4%时,应当加入硫酸沉淀分离,并过滤去除;但是《锌精矿中的铅量测定(GB/T8151.5-2012)》并没有铅量大于4%相对应的测定方法;2、锌量的计算公式中有镉量作为补充量来修正,但是《镉量的测定方法(GB/T8151.8-2012)》中只有镉量小于2%的火焰测定方法,当样品中镉量超过2%则无对应方法准确测定从而进行锌含量补充;3、国标中锌的分离是靠氯化铵、过硫酸铵、氨水与干扰元素形成共沉淀实现的,但是根据《岩矿分析》第42章中锌矿石的分离技术中介绍,在大量氯化铵和氢氧化铵存在下,锌与铁、铝、钒、锡、铜、铅、镉、锰等可以分离,经过我们的大量实验证明,在锌的分离过程中至少有20%的镉量沉淀分离而脱离了锌的溶液,也就是说当锌量为30%,镉量为2%时,按照国标方法计算的锌量的值已经超出误差,无法准确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混合铅锌镉精矿中测定铅、锌、镉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混合铅锌镉精矿中测定铅、锌、镉的方法,其能一次性、同时准确测定铅量、锌量和镉量,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从混合铅锌镉精矿中测定铅、锌、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精矿样品前处理,得到沉淀和滤液,所述沉淀用来测定铅含量,所述滤液备用;
在所述滤液内加入沉淀剂后,得到第一沉淀和第一滤液,所述第一滤液包括样品第一滤液和对比第一滤液,在所述对比第一滤液加入镉掩蔽剂后,用来测定锌含量,所述样品第一滤液直接用来测定溶液中锌量、镉量的合量,所述第一沉淀备用;
所述第一沉淀用来测定沉淀中的镉含量;
其中,最终的镉含量为溶液中锌量、镉量的合量减去锌含量后,再加上沉淀中的镉含量。
本发明解决了混合铅锌镉精矿中,样品铅、锌、镉含量都大于4%,且同时准确测定铅量、锌量、和镉量的问题。
优选的是,所述对精矿样品前处理,得到沉淀和滤液,所述沉淀用来测定铅含量,包括:
分别取对比精矿和样品精矿,分别加入硝酸、氯酸钾后,加水煮沸过滤,得到沉淀和对比滤液和样品滤液,所述对比滤液和样品滤液备用;
在所述沉淀中加入硫酸、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份抗坏血酸,用二甲酚橙做指示剂,EDTA滴定检测,得到铅含量。
上述方法可以检测当铅量大于6%的精矿,而国标中大于6%是不能检测的。
优选的是,所述在所述滤液内加入沉淀剂后,得到第一沉淀和第一滤液,所述第一滤液包括样品第一滤液和对比第一滤液,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05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