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封条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90365.5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2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柳畅;王凯;赵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经天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39/00 | 分类号: | E05B39/00;G08B5/38;G08B13/02;G08B13/08;G08B13/19;G08B15/00;G08B25/08;G09F3/03;H04L29/08;H04N5/76;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李宝玉 |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封条 | ||
本发明公开了电子封条,包括设备主体和塑料壳,所述设备主体、塑料壳皆通过背胶挂钩分别黏贴在门体、门框上,所述设备主体内部的左侧从下到上依次安装有震动传感器、继电器、视频驱动板以及ISP液晶屏,所述设备主体内部的右上方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高清摄像头、MIC、LED报警灯、PIR人体感应传感器、蜂窝通信模块、GPRS通信定位装置以及GMS‑4G‑WIFI模组,所述设备主体内部的右下方安装有锂电池,所述设备主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皆固定有霍尔传感器,所述塑料壳内部的右侧安装有永磁铁。该电子封条,根据预定程序划分出三个工作阶段,综合实现了实时检测、自动报警、防破坏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条技术领域,具体为电子封条。
背景技术
封条的应用历史由来已久,通常用于封闭门户或封存物品,其上通常标注有封闭日期等信息,例如在封存贵重或危险物品时,还会在封条上标注安全标语等。
但传统的封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在于封条结构过于简单,容易被暴力破坏,因而需要配备监督人员定期巡查,同时缺乏配套的监测、警报系统,在被破坏后无法自行报警,使得封存物品的安全性难以得到可靠保障。
发明的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电子封条,具备实时检测、自动报警、防破坏等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子封条,包括设备主体和塑料壳,所述设备主体、塑料壳皆通过背胶挂钩分别黏贴在门体、门框上,所述设备主体内部的左侧从下到上依次安装有震动传感器、继电器、视频驱动板以及ISP液晶屏,所述设备主体内部的右上方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高清摄像头、MIC、LED报警灯、PIR人体感应传感器、蜂窝通信模块、GPRS通信定位装置以及GMS-4G-WIFI模组,所述设备主体内部的右下方安装有锂电池,所述设备主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皆固定有霍尔传感器,所述塑料壳内部的右侧安装有永磁铁。
优选的,所述ISP液晶屏、高清摄像头、MIC、LED报警灯以及PIR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前端皆延伸至设备主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GMS-4G-WIFI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有内置天线。
优选的,所述永磁铁与霍尔传感器之间平行分布并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设备主体底部的左侧镶嵌有充电接口,且充电接口的输出端与锂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PIR人体感应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2m、15°。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电子封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电子封条,采用PIR人体感应传感器实时检测是否有人靠近,并利用震动传感器灵敏感应是否触碰,利用霍尔传感器实时检测与永磁铁的连接状况,继而通过继电器向视频驱动板、ISP液晶屏、高清摄像头、MIC、LED报警灯等发送指令信号,用于播放警告视频、现场视频音频录制采集、高亮或变色闪烁,最后通过蜂窝通信模块、GPRS通信定位装置、GMS-4G-WIFI模组等向云端服务器输送,从而实现了实时检测、自动报警、防破坏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经天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经天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03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线弯曲后的拉力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旋喷注浆地基处理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