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施工期预应力可控的装配式植生挡墙及施工设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0124.0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9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峰;赵华宏;李翻翻;温广军;李昊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期 预应力 可控 装配式 挡墙 施工 设备 方法 | ||
预应力可控的装配式植生挡墙及相应的施工设备、方法,包括挡墙预制块、挡墙现浇基础、现浇护栏基础、柔性绳索、反力架装置、卷扬机组、扭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控制台,挡墙预制块之间以及预制块与挡墙现浇基础通过螺栓连接;施工过程中柔性绳索穿过挡墙预制块,一端通过卡钳装置和承压板直接锚固,另一端连接至卷扬机组;控制台通过安装在卷扬机组上的扭力传感器和安装在柔性绳索与挡墙预制块间的位移传感器控制柔性绳索预应力。本发明提出一种施工过程中随着路堤填筑高度增加,可相应调整绳索预应力以维持挡墙稳定的装配式对拉植生挡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期绳索预应力可控的对拉装配式植生挡墙及施工设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填路堤,且施工期预应力可控的装配式挡墙及相应的施工设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道路和公路中常使用挡墙替代放坡以减少占地面积,常用的挡墙形式包括:重力式挡墙、悬臂式挡墙、扶壁式挡墙、加筋土挡墙等。在高填方路堤中,重力式挡墙和悬臂式挡墙,很难满足实际工程需求;扶壁式挡墙存在贴近挡墙扶壁处路堤填料难以碾压的缺点;加筋土挡墙需铺设多层筋带,不经济的同时增加了施工周期。
对拉挡墙是由两侧挡墙和对拉绳索组成的一种新型挡土墙结构。申请号为201721126496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对拉式加筋土路基结构”,包括筋带、墙面板、锚具等,该装置可通过筋带预应力和摩擦力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挡墙的稳定性。申请号为201821528389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装配式绿色生态对拉直立挡墙”,包括墙体预制构件、钢拉杆、钢垫板、植生板以及背板等,该装置将挡墙墙面作为受力构件的同时还加装了生态绿化组件。对拉挡墙主要通过绳索拉力抵消路堤两侧的土压力,从而使两侧挡墙形成一个整体。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拉杆的抗拉强度和挡墙自身的强度,在高填路堤中更容易满足稳定性要求。
现有对拉挡墙均存在施工期绳索预应力不能灵活控制的缺点,使得其难以应用到实际工程上。施工过程中,随着填筑高度的上升,填料重度产生的土压力会逐渐增大,若拉杆预应力不能及时调整,则土压力不能被完整抵消,此时路堤两侧挡墙会因为土压力过大而发生失稳破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期预应力可控的装配式植生挡墙及施工设备、方法。旨在施工期随着路堤填筑高度的上升,自动调整对拉绳索的预应力,从而使得挡墙施工期变形可控,同时该设备可通过结合人工检测的方式提升路堤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检查效率。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施工期预应力可控的装配式植生挡墙,包括两侧若干堆叠的挡墙预制块、护栏现浇基础以及与最下方挡墙预制块连接的挡墙现浇基础,两侧挡墙预制块之间为路堤,所述挡墙预制块上设有螺栓孔,所述挡墙预制块与挡墙现浇基础表面通过螺栓连接,各所述挡墙预制块间也通过螺栓连接,连接缝隙处铺设止水带。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
优选的,两侧所述挡墙预制块上设有绳索孔、排水孔和定位孔。
优选的,两侧所述挡墙预制块上靠外侧设有植生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施工期预应力可控的装配式植生挡墙的施工设备,包括柔性绳索、反力架框架、反力架支撑、卷扬机框架、卷扬机、扭力传感器、基座、电力及数据线束、控制台、位移传感器;
所述的反力架框架、反力架支撑、卷扬机框架以及基座,使用螺栓连接将其固定为一个整体,卷扬机固定在卷扬机框架上,安装扭力传感器,并通过电力及数据线束连接到控制台。
所述柔性绳索安放在卷扬机上,柔性绳索穿过两侧挡墙预制块的绳索孔,并套管进行保护,套管从两侧挡墙伸出,远离卷扬机一端的柔性绳索通过卡钳装置进行固定,通过控制台控制卷扬机施加一个较小的预应力将柔性绳索拉直,在靠近卷扬机一侧的挡墙预制块与柔性绳索间安装位移传感器,将位移传感器接入控制台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未经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0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内胎的反包接头装置和接头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破槽缩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