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稳定支护的建筑钢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0120.2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汤仁超;邱甜甜;李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固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7/00;E04G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杨剑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支护 建筑 模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稳定支护的建筑钢模板,包括底座、钢模板、支撑块、下连架、上支机构和锁定机构,所述的底座为方形结构,底座的外侧对称分布有四个钢模板,每个钢模板的下端设置有T型槽,下连架的外端连接在钢模板的T型槽内,下连架的内端安装在底座的外端顶部上,支撑块安装在底座的中部上端面上,每个钢模板的上端内侧面与支撑块之间均安装有一个上支机构,锁定机构安装在支撑块的顶部上。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针对支柱的内支撑模板设置时存在的:钢模板进行放置时无法对其方式位置进行定位,使得钢模板之间拼接存在一定缝隙,且由于钢模板接合的位置无支撑使得混凝土在浇筑时钢模板的接合处会发生一定的位移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稳定支护的建筑钢模板。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的建筑支柱基本上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施工,有些建筑支柱内需要安装管线或者其他设备,从而一些建筑支柱需要设置成为空心结构,空心的建筑支柱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在建筑支柱的内外侧面均设置支护钢模板。
空心的建筑支柱进行内侧钢模板的设置时一般将钢模板进行对接,之后通过斜支撑将钢模板进行支撑,现有针对支柱的内支撑模板设置时存在的问题如下:
1.钢模板进行放置时无法对其方式位置进行定位,使得钢模板之间拼接存在一定缝隙,造成钢模板的拼接效果差,且由于钢模板接合的位置无支撑使得混凝土在浇筑时钢模板的接合处会发生一定的位移;
2.钢模板无法拼接成一个整体,从而钢模板之间的整体性与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稳定支护的建筑钢模板,包括底座、钢模板、支撑块、下连架、上支机构和锁定机构,所述的底座为方形结构,底座的外侧对称分布有四个钢模板,根据建筑支护的尺寸不同,钢模板能够设置成不同的规格型号,钢模板的内侧面上从上到下均匀设置有方槽,钢模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两个螺柱,两个螺柱横向对称布置,每个钢模板的下端设置有T型槽, 下连架的外端连接在钢模板的T型槽内,下连架的内端安装在底座的外端顶部上,支撑块安装在底座的中部上端面上,每个钢模板的上端内侧面与支撑块之间均安装有一个上支机构,锁定机构安装在支撑块的顶部上,本发明能够对空心的方形支柱进行内支撑,首先将底座通过膨胀螺栓锁定在建筑的地面上,使得底座的上侧面水平布置,且底座的中心位置与建筑方形支柱的中心位置相对应,之后将钢模板进行立起,通过下连架能够对钢模板的位置进行定位,然后通过上支机构能够对钢模板的上端进行斜支撑,最后通过锁定机构能够将钢模板之间进行稳定连接。
所述的底座的外端上对称设置有四个T型结构的锁定槽,锁定槽的下侧壁设置有螺纹孔,下连架的内端穿插在底座的锁定槽内,下连架的内端通过螺栓锁定在底座上锁定槽设置的螺纹孔上,下连架的中部为伸缩结构,下连架通过螺栓锁定在底座上能够增加下连架的稳定性,下连架能够以底座为基准对钢模板进行定位。
所述的上支机构包括斜支杆、安装板和锁定螺母,安装板为U型结构,安装板套设在螺柱上,螺柱的外端通过锁定螺母锁定在安装板的内侧面上,斜支杆通过铰链安装在安装板的中部内侧面与支撑块之间,具体工作时,上支机构能够撑在底座与钢模板之间,安装板通过锁定螺母能够安装在钢模板的螺柱上,斜支杆能够对钢模板的上端进行支撑,以便增加钢模板的稳定性。
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立柱、锁定连杆和锁定体,锁定立柱安装在支撑块的顶部上,锁定立柱的上端外侧面上对称安装有锁定连杆,每个锁定连杆的底部上均安装有一个锁定体,锁定体为方形柱体结构,锁定机构能够抵在钢模板的交接位置处,并将相邻的两个上支机构进行连接,以便增加本发明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安装板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方形限位槽,安装板的外端内侧面上设置有与圆形通孔上方形限位槽垂直布置的卡位槽,稳固连杆的内端穿插在安装板的圆形通孔内,稳固连杆的外端上安装有稳固支板,根据钢模板的规格不同,稳固连杆设置有多种长度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固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固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01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频低涡流损耗的人工导体
- 下一篇: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防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