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门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89841.1 | 申请日: | 2020-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0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现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奇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H04W4/021;H02J50/40;E01F13/04 |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樊广秋 |
| 地址: | 425000 湖南省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识别 门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门禁装置,属于门禁领域,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门禁装置,包括门禁闸机主体,门禁闸机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上连接有人脸识别装置,门禁闸机主体内连接有卡片闸机,门禁闸机主体的上端开凿有与卡片闸机相通的上料腔,上料腔内壁的上侧两端开凿有两对弹簧槽,弹簧槽内滑动连接有卡块,卡块与弹簧槽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两对卡块之间卡接有多个定位卡,定位卡与访客权限管理系统连接,本方案通过人脸识别获得访客信息,对访客授权后将访客信息输入定位卡中,访客携带定位卡进行区域,可以实现方便访客的管理,可对进入区域后的访客进行定位,访客迷路时也可及时进行求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适用于多种场所,例如生活小区、办公楼宇、工厂、银行、机房等,门禁系统可以识别注册用户而放行,拒绝非注册用户进入。目前门禁系统大都是采用刷卡、密码或者指纹等方式进行用户身份识别,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提出一种比较安全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也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门禁系统中,通过进行人脸识别来确认进出门禁的人员身份,进而在人脸识别通过后放行此门禁的人员。
目前用于一些特殊区域(例如工厂和科研所等)的人脸识别门禁装置大多对外部访客进行人脸识别采集信息后都是直接放行,访客离开时可随意,不能对访客进行管理和监控,而访客进入区域后让其他人员陪行也十分浪费人力,当访客进入不允许外人进入的区域或危险区域时不能及时发现,且访客进入区域后迷路时也不便求证,对访客的管理不便。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门禁装置,它通过人脸识别获得访客信息,对访客授权后将访客信息输入定位卡中,访客携带定位卡进行区域,可以实现方便访客的管理,可对进入区域后的访客进行定位,访客迷路时也可及时进行求助。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门禁装置,包括门禁闸机主体,所述门禁闸机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有人脸识别装置,所述门禁闸机主体内连接有卡片闸机,所述卡片闸机包括安装在门禁闸机主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远离人脸识别装置的一端开凿有输入孔,所述内壳体内安装有一对与输入孔相匹配的第一传送带,所述门禁闸机主体的上端开凿有与输入孔相通的上料腔,且上料腔位于壳体的下端,所述上料腔与输入孔之间安装有第二传动带,所述上料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与上料腔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内壳体内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动力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具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环通过连杆与第一推板固接,上料腔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一推板、定位卡的形状相同,均整体呈矩形,所述上料腔内壁的上下两端均开凿有两对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弹簧槽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两对所述卡块之间卡接有多个定位卡,所述壳体的下端开凿有与上料腔相通的输出孔,所述输出孔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本方案通过人脸识别获得访客信息,对访客授权后将访客信息输入定位卡中,访客携带定位卡进行区域,可以实现方便访客的管理,可对进入区域后的访客进行定位,访客迷路时也可及时进行求助。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卡包括矩形外壳,所述矩形外壳上开凿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圆角,所述矩形外壳内安装有定位器,所述矩形外壳的外壁上安装有报警器,所述矩形外壳的厚度为0.5-0.7cm,使定位卡方便推动卡块,且访客可通过使用报警器进行求助,管理人员可通过定位器确认访客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奇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奇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98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