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9062.1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1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叶;罗洪亮;朱杰;李能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博兴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0 | 分类号: | B29C70/30;B29C70/54;B29C69/02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潘访华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制备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模具内腔抛光;步骤2:涂脱模剂;步骤3:铺设碳纤维增强丝或碳纤维布;步骤4:铺设玻璃纤维布;步骤5:真空或手糊导入粘结胶;步骤6:粘结胶固化;步骤7:在产品背面通过粘结胶安置预埋件;步骤8:通过3D打印的方式在产品背面构建发泡结构;步骤9:固化后脱模取件。本发明通过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技术,区别于完全依靠模具加工的方式,适用于重量控制要求高、载荷复杂的小型结构成型加工领域,可结合3D打印技术,将多层材料进行堆叠,实现层层叠加,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性价比,降低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制品是通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结合制得的产品,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并可以根据基体材料不同进行分类,包括玻璃钢制品、碳纤维制品、玄武岩纤维制品等,由于其具有质轻而硬、机械强度高、回收利用少和耐腐蚀等优点,所以在有些领域,能够代替钢材,如今被广泛用于制造机器零件和汽车、船舶外壳等。
在碳纤维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因需要多种材料相互结合,并在保证产品成形的情况下,需与模具相互结合,而实际模具使用仅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制造中,而现代交通工具、机械设备、家居装修及各种定制化产品,往往是朝高档化、多品种、个性化、小批量的特点发展的,使得单纯的利用模具进行碳纤维制品的生产这一方法适用性较差,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在材料生产上,目前3D打印技术成型发泡材料的效率低,仍无法适应大型部件的批量制造,可在重量控制要求高、载荷复杂的小型结构成型中仍然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而且,现有的工艺技术中,单纯的使用模具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生产时,受复合材料的种类影响,单纯的使用模具加工时,需要闭模开模等操作,其效率较低,特别是复合材料中预埋件的安装过程,其完全需依靠人工进行操作,且加工成本较高,无法保证复合材料生产的性价比需求,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模具内腔抛光;
步骤2:涂脱模剂;
步骤3:铺设碳纤维增强丝或碳纤维布;
步骤4:铺设玻璃纤维布;
步骤5:真空或手糊导入粘结胶;
步骤6:粘结胶固化;
步骤7:在产品背面通过粘结胶安置预埋件;
步骤8:通过3D打印的方式在产品背面构建发泡结构;
步骤9:固化后脱模取件。
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发泡增强层,所述发泡增强层的顶端安装有碳纤维增强面板层,所述碳纤维增强面板层的顶端安装有预埋件,且预埋件底端处于碳纤维增强面板层内部,所述预埋件的上方安装有发泡增强筋。
优选的,所述发泡增强层的顶端设置有下凹的槽体,且碳纤维增强面板层、预埋件和发泡增强筋皆安装在下凹的槽体内。
优选的,所述步骤3、步骤4和步骤5构成碳纤维增强面板。
优选的,所述预埋件上开设有导通的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安装有安装片,安装片上设置有装配孔。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至少铺设两层玻璃纤维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博兴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博兴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9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远程查房系统
- 下一篇:血管介入器械操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