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黄卵磷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88858.5 | 申请日: | 2020-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3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程光;陈文忠;乔广军;卓亚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海磷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F9/10 | 分类号: | C07F9/10;A61K47/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京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黄 卵磷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蛋黄卵磷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蛋黄卵磷脂,具有特定含量的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可以用于制备高质量的脂质体;同时本发明提供的蛋黄卵磷脂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生产能耗低、提取成本低、有效成分的转移率高、生产过程安全、易于工业化大生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蛋黄卵磷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卵磷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卵磷脂是指磷脂酰胆碱(PC);广义的卵磷脂,即商业上常指的“卵磷脂”是各种磷脂的混合物,是一类主要由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酸(PA)等组成,具有明显生理活性的重要物质,目前已经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卵磷脂除少量人工合成外,主要来源是从天然植物或动物蛋粉中提取得到,如从大豆提取的大豆磷脂或从蛋黄中提取得到的蛋黄卵磷脂。
蛋黄卵磷脂在提取工艺上,目前主要有溶剂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
CN1733777A公开了一种高纯度蛋黄卵磷脂的制备方法,包括1)新鲜蛋黄先用丙酮脱脂,真空抽滤,滤饼用酒精提取,合并滤液,真空浓缩得到粗磷脂;2)经钝化的氧化铝用甲醇湿法装柱,先用甲醇冲洗;3)粗磷脂用甲醇溶解后加入层析柱,并开始收集流出液;4)待卵磷脂开始穿透后用纯甲醇冲洗,收集流出液;5)流出液经薄层色谱TCL分析后合并卵磷脂馏份,经真空浓缩、冻干后可得到纯度大于95%的卵磷脂;6)最后用含氨水的甲醇溶液再生柱子,再用甲醇冲洗后可重新进样。该方法由于比较复杂,所用甲醇溶剂毒性很大,尤其是柱层析不利于工业化大生产。
CN101057630A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酶制剂制取蛋黄卵磷脂的工艺,但该方法尚不能工业化;CN101029057A公开了一种蛋黄卵磷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禽蛋为原料,分离出蛋黄搅拌成蛋黄液,用食用酒精提取,分离出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脱水得卵磷脂初品,将卵磷脂初品再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脱除中性脂肪,制得脱除中性脂肪的卵磷脂,但该方法得到的蛋黄卵磷脂纯度仍然不能满足医药用途的苛刻要求。
CN103224514A公开了一种高纯度蛋黄卵磷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A、将蛋打破,分离蛋黄,得到的蛋黄加入85-95重量%乙醇浸取,搅拌后,静置,然后加入石油醚,搅拌后静置,低温下过滤、减压浓缩,加入丙酮除杂,过滤,用丙酮冲洗至冲洗液无色,得蛋黄卵磷脂粗品;B、将步骤A得到的蛋黄卵磷脂粗品添加无水乙醇∶石油醚体积比为2-5∶1的混合溶剂,然后用微波辐射1-3分钟,搅拌,离心后取上清液,减压蒸馏浓缩,得到蛋黄卵磷脂浓缩物;C、将步骤B得到的蛋黄卵磷脂浓缩物加入85-95%乙醇,搅拌直至完全溶解,调节溶液温度为20-35℃,加入吸附剂,所述溶液与吸附剂的重量比为1∶0.1-0.5,搅拌吸附5-10小时,过滤,去除吸附剂得到滤液,所得滤液重复上述吸附操作,获取最终滤液;D、将步骤C得到的最终滤液,在低温下脱溶,得到回收的乙醇和固形物,分离固形物,并使用丙醇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目的产物。
《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了蛋黄卵磷脂(供注射用)中“含磷脂酰胆碱应不得少于68%,含磷脂酰乙醇胺应不得过20.0%,含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总量不得少于80%”。从药典的规定可以看出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是影响脂质体的关键因素;WO8803797A1提供一种含有97%-98%的磷脂酰胆碱等成分而不含磷脂酰乙醇胺的磷脂组合物,可以与包括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等成分形成更稳定的脂质体。
已有研究表明,蛋黄卵磷脂是制备脂质体的关键成分,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是决定制备脂质体所用的成膜材料蛋黄卵磷脂性质的关键,本发明通过对蛋黄卵磷脂中成分含量及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特定比例的蛋黄卵磷脂及其制备方法,使得在制备脂质体时可以具有更好的成膜性、高包封率和稳定性好等优势。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海磷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海磷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8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