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环境下桥梁结构用清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88600.5 | 申请日: | 2020-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6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盖珂瑜;龙勇;刘俊利;陈露一;袁立宏;黄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0;C04B111/24;C04B111/9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董婕 |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环境 桥梁 结构 清水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洋环境下桥梁结构用清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清水混凝土由水泥、石灰石粉、磨细矿渣粉、水洗偏高岭土、硅灰、海砂、河砂、碎石、高效减水剂和水制备而成。本申请就地取材,采用海砂代替部分河砂,可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其次,本申请采用石灰石粉代替粉煤灰,可以明显减少清水混凝土色差,改善混凝土黏度,提高混凝土匀质性;同时,本申请采用磨细矿渣粉、水洗偏高岭土和硅灰复掺的方法,可以满足海洋环境下桥梁结构用清水混凝土所需要的高强度和高耐久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洋环境下桥梁结构用清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水中的各种盐离子、海水浸泡、风浪、潮汐因素等都会对混凝土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因此这种复杂的海洋环境就要求混凝土具备很好的耐久性。目前,海洋环境下耐久性混凝土多采用粉煤灰、矿渣粉单掺或复掺的技术路线,这种技术路线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色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洋环境下的桥梁结构对混凝土的外观也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清水混凝土是一次成型,表面不做任何装饰,颜色均匀,表面光滑,美观,可以满足对混凝土外观的要求,然而普通清水混凝土更加注重装饰外观、防裂和防渗,对耐久性的要求相对较低,普通清水混凝土也因耐久性不足,不能在海洋环境下桥梁结构中应用。因此,有必要针对海洋环境下开发一种新型清水混凝土,既可以解决现阶段普遍存在的色差问题,也可以达到耐久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海洋环境下桥梁结构用清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清水混凝土因耐久性不足,不能在海洋环境下桥梁结构中应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海洋环境下桥梁结构用清水混凝土,其原材料的配合比如下:
优选地,所采用水泥为42.5、52.5标号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600min。
优选地,所采用石灰石粉为白色,含水量≤1.0wt%,比表面积为600m2/kg~750m2/kg,45μm筛余量≤15wt%,平均粒径为7.5μm~8.0μm,碳酸钙含量≥75wt%,需水量比为96%~98%,流动度比≥100%,亚甲蓝值≤1.4g/kg,7d活性指数≥60%,28d活性指数≥60%。
优选地,所采用磨细矿渣粉的比表面积为400m2/kg~450m2/kg,平均粒径为12μm~15μm,流动度比≥95%,7d活性指数≥75%,28d活性指数≥95%。
优选地,采用白色水洗偏高岭土,其平均粒径为3μm~5μm,BET比表面积为10m2/g~20m2/g;水洗偏高岭土由水洗高岭土在600℃~800℃热活化生成,其中,水洗高岭土中Al2O3含量为30wt%~40wt%,SiO2含量为40wt%~50wt%。
优选地,所采用硅灰中SiO2含量≥90wt%,平均粒径≤0.1μm,比表面积≥20000m2/kg,需水量比≤125%,28d活性指数≥90%。
优选地,所采用海砂颜色较浅,细度模数为2.5~3.0,表观密度为2600kg/m3~2680kg/m3,氯离子含量≤0.02wt%,贝壳含量≤3.0wt%。
优选地,所采用河砂的细度模数为2.5~3.5,表观密度为2600kg/m3~2650kg/m3。
优选地,所采用碎石为5mm~16mm连续级配和16mm~25mm连续级配,压碎值≤10%,表观密度为2680~2720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8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